中师时光,装进我人生的行囊
发布时间:2024-09-29 14:17 浏览量:2
原题:合欢几度开
作者:赵思芳
九月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父亲挑着我的行李,我背着书包跟在他后面。父亲送我上学,我要去离家一百里外的潢川师范读书。
一、
等车、乘车、报到,我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师生。
校园里高大的合欢树上毛绒绒的花儿正开得灼灼,那浅黄色、白色的细丝的花瓣,清新淡雅,像一把把盛开在树上的彩色扇子。树下一个个身着素淡裙裾的少女,列队欢迎新生的到来。学姐们灿烂的笑容、自信的神态,让我一时对未来充满向往。
“你还不愿意来这儿上学,你看这些漂亮的女孩子,人家不都选择上这所学校吗?”父亲看着我笑着说。我知道父亲的意思,当初中师录取通知书下来,被我小镇上高中的校长扣留。理由是我中考成绩这么好,尤其是英语成绩排在全县第三名,上高中可以报考外语学院,远比上中师发展前途大;再说我家住在高中对面,三年下来,花不了多少钱。我觉得校长说得在理,一时心动,想留下来上高中。父亲找到了校长,说农村家庭的孩子,没什么远大抱负,上个中师,毕业后当个教师,雨淋不着日头晒不着,有个铁饭碗,还要怎么的?再说女孩子变数大,万一上高中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就这样,父亲说服了高中校长,拿回我的录取通知书。
父亲陪我找到了宿舍、饭堂、教室,就回家忙着秋收去了。望着父亲的背影,我一度哽咽,我知道家乡将成为故乡,我更知道不能辜负父亲的心愿,只能安下心来好好学习,才能回报我那贫穷的家庭。
我们的教学楼坐落在碧湖之上,站在教学楼上,可以欣赏到碧湖的无限风光。在晴日的傍晚,我尤喜看夕阳下的碧湖。随着太阳从西边落下,美丽的晚霞飞上了天空,映在湖面上,微风拂来,晚霞随着湖水波荡漾,像一块块舞动的绸缎。在离开母校的三十多年里,只要看到与当年傍晚碧湖一样的景象,我便觉得又回到了母校。
二、
开学一周后,赶上中秋节,连绵的细雨,萧瑟的秋风,让第一次离开家乡的我平添几分思乡之苦。学校为了让新生感受家的温暖,学生会组织了一场迎新晚会。晚会的形式是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到新生班级里表演文艺节目,并送来水果月饼等。那天,我们的教室电棒管缠上彩色的纸,窗户贴上窗花,一派节日气氛。那晚的节目很多,相声、小品、唱歌、跳舞等。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高挑的女生演唱的《回娘家》。“一阵乌云来,一阵风儿刮,眼看着这山中就要你把雨下,……淋湿了大红袄,吹落了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变成红泥巴。……”。高高的个子,长长的发辫,亮晶晶的眸子,婀娜的舞姿,清脆的歌声,让刚走出大山的我,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只觉得眼睛不够使,耳朵不够用。小小的教室,满是灿烂阳光,满是春花盛开……
入校一个月,我们的体育课就在离教学楼不远的篮球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加油声把教楼上正在讲课的老师的思路打断了,让专注听讲的少年们皱起了眉头。怎么办?我们有操场,就在碧湖之畔,面积好大,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青春少年在它的胸膛上演绎精彩故事。可是那里杂草丛生,地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政府经济困难,一直没钱修理,一代代师范生勉强在教学楼前面的空地上上体育课。“再也不能在教学楼前上体育课了。”这是校长听师生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校长咬咬牙,号召我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由我们这届新生修操场。
命令下达,我们这群十五六岁的孩子立即行动了。一个400米的跑道,每个班承包50米。我们先将这50米跑道圈起来 ,将最上面的一层土铲起来,抬到操场正中间,撒开铺平。然后我们背着筐,到处找碎砖头、石子,黑瓦屋檐下、斑驳的砖墙下,是我们光顾的地方。找到了砖头、石子,放在筐子里,抬回来倾倒在跑道上,敲碎垫在下面。当50米的跑道底层,被砖头、石子垫满时,我们开始寻找土源,老教学楼后面有一个高坡,我们就用锄头将泥土挖出来,用铁锹铲到竹筐里,两个同学抬到操场。
“哎,同学们加油干啊,早晨二干一稀五分,早已饿了吧,中午咱们吃半斤干饭两毛的肉,怎么样?”班长站在坡下面大声说。
“好嘞,我们加油干,中午还有番茄炒鸡蛋。”强强说。
八十年代中期,分田到户没几年,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大多家庭没有摆脱贫困。那时,吃上鸡蛋、猪肉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奢侈的了。
劳动中,高个子总是照顾矮个子,身体强壮的照顾身体瘦弱的。尤为感人的是男同学怜香惜玉,和我搭档的男同学总是将筐子往他那边的扁担移动。憨厚的同学,质朴的情谊,让我感到温暖。投桃报李,正是长身体的年龄,男生的饭票不够吃,我们女生有时就接济他们一点。
从高坡那儿抬回了土,我们放在跑道边,用石灰搅拌成三合土,再用铁锹铲到跑道。有了三合土铺就的道路,地面板结,走在上面不会陷入泥坑,晴天更不会卷起扬土。
一个月的奋战,我们完成了任务。修理后的操场,跑道规整平坦,中间的场地干净开阔。再上体育课,我们在操场纵情地跳,畅快地跑。记得那天,在操场举行竣工典礼,同学们看着自己动手修理的操场,都开心地笑了,手上磨出了水泡、老茧,都觉得值了。劳动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劳动也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临近毕业的那年春天,我们在教学楼的下边,碧湖之畔栽种了几百棵落羽杉。三十年同学聚会,我们从四面八方回到了母校,看着当年栽种的落羽杉树苗,已经亭亭如盖了,心里的那种自豪、喜悦无法用言语述说)。
三、
修完操场后,我们正式上课了。每节课都有不同风格的老师授课,有的风流倜傥,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学识渊博。
吴国珍老师教我们的语基课,她的普通话字正腔圆,京腔京调,当时我一度以为她是北京人。在一次课上,她说她是潢川人,女儿就在潢川县一中就读,她曾到北京广播学院进修,师从齐越老师学习普通话。在我的方言语音里,分不清平舌音、卷舌音,分不清前鼻音、后鼻音,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纠正了错误的发音。当时吴老师已届中年,但她在课堂上总是意气奋发,精神饱满。上课时她语速很快,随着珠玉般的话语吐出,一行行、一列列娟秀刚劲的文字已排列在黑板上。听她讲话,犹如听寺庙钟磬;看她的板书,一撇一捺,好像观赏灵动的舞者,给你无尽的想象。语音与汉字齐飞,视听共长春一色,上她的课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艺术盛宴。离开潢师三十多年,吴老师的一颦一笑,只要想起,依然那么生动。教了三十多年中学语文的我,也达不到老师的千分之一,我常为此深感愧疚。
教文选的郜玉亭老师中等身材,身姿挺拔,脸上满是慈祥,他的汉字书写及文学功底深厚。他与吴国珍老师不同,他的语速很慢,如潺湲溪水,缓缓流淌。课本上选了鲁迅的《祝福》,这是鲁迅经典中的经典,他讲了一个周。他先让我们读几遍课文,说课文没读熟,文章的主题怎能把握?读完课文后,让我们概括文章内容和故事情节。接着引导我们分析小说的人物和主题。当分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我到现在还记得他提到了四大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都对祥林嫂的命运扼腕叹息。郜老师上课由浅入深,鞭辟入里。上完他的课,我们充分理解文本,把握小说的审美艺术和深刻思想。有的同学在上完他的课后,悄悄尝试文学创作。郜老师在我们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种子,当有阳光照耀、雨水滋润时,这棵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记得那时,我很喜欢上郜老师的课,文选成绩自然在班里前列,郜老师就常常表扬我。今天想来,我从事语文教学,很大一部分来自郜老师的影响。
三年级时,班里来了位年轻的杨教师,教心理学。身材颀长,白皙的肤色中透着粉红,嘴唇上方刚长出毛绒绒的胡须。丹唇轻启,就有无限趣味。每逢他来上课,青春少女就开始躁动了,有的眼睛如钩子一般,紧紧地盯着那张白里透着红的娇嫩面孔;有的偷偷拿出小镜子,看看自己靓丽的小脸蛋有没有老师的那张好看。后来听说老师成了学校老教师的乘龙快婿,女孩子们先是一阵叹息,而后就是一阵沉默,再后来就发奋学习,力争毕业考出好成绩。
“快看啊,王老师从老家回来了,你看他的步伐多轻盈,脸上堆满了笑。”一个女生在教室门口大声说。是啊,王老师正迈着轻快的步子,朝我们教室这边走来。王老师代我们的班主任兼历史课,别看他年轻,我校普师的第一届学生是他送毕业的,我们是他送的第二届毕业生。他工作认真负责,待我们如自家的弟妹,深受领导的重视和学生的喜爱。听说他家住河南北方,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家里穷,也难怪老师的衣着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对于他的亲事,爹妈操碎了心。王老师代的第一届毕业班,有个漂亮的学姐姓杨,是潢川城关人,喜欢王老师的人品及才华。记得有一天,那个学姐从王老师的住室出来,恰好被我们迎面碰上了,亭亭玉立的她犹如一株小白杨,皮肤如白玉般光洁细腻,高挺的鼻梁,黑葡萄般的眼睛,让我们挪不开视线。我们都感叹王老师太幸福了,上帝太厚爱他了!
元旦到来,天气日渐寒冷,王老师带着他的女朋友、他的开门女弟子回家乡拜见父母。女同学私下里议论,杨学姐如仙子般款款走向王老师家时,他的双亲是怎样的热泪盈眶。看看归来的王老师的那个高兴劲,我们就明白了王老师的春风得意。他整个人就要飞起来了!
看王老师要到教室了,我们赶紧跑回教室,拿起书本温习。还有半年就要毕业了,学校明文规定,如果谁有一门学科挂科,就毕不了业。为了能顺利毕业,成为合格的教师,我们只有拼了。碧湖畔、操场边、小树林里,到处都是同学们朗朗读书的身影。
那个六月,校熄灯铃响过之后,我秉烛夜读。毕业考试,所有学科都在合格以上,实习期间获得优秀实习生的荣誉。
那个毕业季,校园里的合欢树又开得灼灼,艳丽的粉色、细丝一样毛绒绒的花瓣,让我联想到到学校舞蹈队那些美女的扇子。树上的大喇叭正唱着骊歌,各县教育局派来的迎接毕业生归去的大巴车停在校园,师生话别的场面,令人动容,有的哭着趴在老师的肩头,有的执手相看泪眼,有的大哭着奔向载有好友的汽车……。
回首望望美丽的校园,这里有花季少年太多的美好回忆。 忘不了那个为开门弟子呕心沥血颇有几分羞涩的数学老师,忘不了带领我们去郊外废弃的机场观察天像的地理老师,忘不了学识渊博妙语连珠的语文教法老师;忘不了每天傍晚练习普通话的情景,忘不了琴房的叮咚声,忘不了合欢树下美术写生的时光……合欢几度花开,我已将我在遍植合欢树的潢师校园的时光,装进我人生的行囊。
2021年7月10日 信阳浉河
作者简介:赵思芳,女,河南信阳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潢川师范学校八四级一班学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文学月报》三角洲》《时代报告》《奔流》《散文选刊》《大观·东京文学》《牡丹》《西部散文选刊》《河南教育》《羊城晚报》《大河报》《华文月刊》《河南经济报》《信阳日报 》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