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课堂“一座难求”,企业如何为中老年教育添砖加瓦|新京智库

发布时间:2024-10-12 01:06  浏览量:2

10月11日,新京报新京智库发布的《2024中老年兴趣学习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对兴趣学习的需求也在增加。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从2018年的2.49亿人增加到2023年的2.97亿人,占比从17.90%增加到21.10%。中老年人群中有超过八成的人已经参与或正在进行兴趣学习。而暂时未参与兴趣学习的人群中,有超过66%的人群计划在未来参与相关兴趣学习。

《报告》还披露,当前我国中老年兴趣学习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教育定位和目标不清、经费和资源问题、教育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式不适合以及其他问题等。不过,老年大学、社区和企业在满足中老年兴趣学习的诉求方面正在政策法规的引导和支持下积极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老年人希望在退休后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生活,让自己老有所乐。图为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街道阜四小院的舞蹈兴趣小组正在练舞中。图/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一座难求”的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是最早服务于老年教育的主体。

北京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院长殷丙山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老龄事业是政府部门和各单位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办老年大学的办学主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及各区老年开放大学外,还有很多公办单位举办的老年大学。

此外,还有面向特定人群的相关系统内部的老年大学,比如北京科学中心主办的北京老年科技大学,北京军休系统主办的北京军休老年大学,北京老干部系统主办的北京老干部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李超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学校创办于1987年,是陕西老年大学的第一分校,也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创办最早的老年大学之一,也是西安交大利用自身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西迁精神”全面融入教学和管理之中;二是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目前他们的师资队伍中,包括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内的多层次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科学规范;三是实行学员自我管理模式,通过班长负责制和班长培训,增强学员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班级建设。

李超介绍,在课程设置上,西安交通大学老年大学提供9大类48门课程,包括声乐、器乐、舞蹈、书画、语言、文学、保健、技能、法律等。

学校成立了艺术团,艺术团多年来为弘扬先进文化,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并获得省市以及全国80多项荣誉奖励。

近年来,学校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不断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学校现有6门课程获得全国高校老年大学精品课程奖,有6本教材获得全国高校老年大学精品及优秀教材奖。同时,学校实施了“名师名教工程”。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不断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引入严谨规范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确保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每学期有近4000人次的学员参与学习。

为了满足老年人群体的需求,特别是60后新老年人的心理和兴趣需求。李超介绍,他们通过持续的课程创新和科研工作,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吸引力。同时,他们也通过文化活动和艺术团的表演,走进社区和公共场所,展示教学成果,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学员的社会参与感。多门课程出现了“一座难求”的现象。

不过,对于“一座难求”现象也有不同看法。

四川老年学会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一帆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一座难求’现象看上去好像很繁荣,实际上反映的是供给侧不足。”

因此,一些老年大学也向线上延伸,建设“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

公开数据显示,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共服务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万人次学习者,汇集103万余个资源,注册用户达680万人。

2023年,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平台围绕“德学康乐为”五个类别上线了43.6万⻔课程,总时长408.9万分钟,线上注册用户达234.1万人,服务了5640万人次学习。

社区往往是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最便捷的场所。图为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街道阜四小院给小区居民提供的图书预览室,小区居民正在学习音乐知识。图/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走进社区是老年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马旗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老年教育将来有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与社区老龄服务、老龄关怀事业相结合。通俗一点说,社区老龄关怀,除了健康、医疗、家政等服务之外,必须包含进来广义的教育功能。

不过,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社区在开展中老年兴趣学习时面临经费、师资、场地等资源不足,课程内容单一等诸多挑战,但基层社区党委在推动中老年兴趣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社区的中老年兴趣小组和活动都是由党员带头组织和推动的。社区党委通过整合资源、提供场地、组织活动等方式,为中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教育和娱乐机会。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五路居社区刘莹书记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社区党委通过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确保了五路居社区甚至周边社区各种兴趣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时他们想举行一个大点儿的活动,社区的场地小了,他们就去看看周边有没有合适的场地,而且还得离得近一点儿,因为都是老年人还得考虑他们来回路上的安全。

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和平村社区则不一样,由于小区内居民都是新入住的高级职务退休人员,因此他们更多地是承担着一个场地,各小组活动时间等的居中协调作用。至于舞蹈、唱歌等小组活动他们自己本身就是专业人士,也不需要外面请老师来教,反而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常到外面去给他人授课。“缺少设备啥的,有些他们就自己掏钱解决了。”社区党委书记沈红对新京报记者说。

新京报通过对多个社区的采访发现,社区党委在老年教育、老龄关怀事业中扮演着组织和协调作用、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推动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参与和互助,以及提升社区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

比如,通过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和健康讲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时也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此基础上,五路居社区还进一步凝聚辖区内的老党员,组织他们对社区内有需要的居民进行诸如送温暖的关爱行动。

其中一些社区的老年兴趣小组也希望可以走得更远,不仅仅是满足于爱好。海淀区田村街道阜四小院女工小组组长王莉告诉新京报记者,她们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得到更专业的老师来指导,同时也希望他们编织的手工艺品能够成为商品销售出去。他们在获得更多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够有经费支持一些非遗手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编织手工作品是一些女性老年人的爱好,她们也希望将自己的手工艺品商品化,得到更多的认可。图为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街道阜四小院女工小组组长王莉在介绍她们编织的手工艺品。图/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企业是老龄教育事业的有效补充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开展老年教育是一份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来才能做得更好的事业。除了老年大学、社区,企业则是起着有效补充作用的一个市场主体。

杨一帆强调,老年兴趣学习的核心在于“学习”而非“教育”。因此老年教育应该更多地注重学习的主体性,老年人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学习区别于教育的关键在于主体性的发挥。老年教育应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

不管是从理念还是形式上能够更好做到灵活应对老年兴趣学习这些诉求的,是企业。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国内,都已经有了这样的企业案例。

Udemy是美国的一家全球性在线学习平台,为老年群体在内的不同学习者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和丰富的课程选择。Udemy提供从编程、市场营销到数据科学等几乎所有主题的课程,以此来满足不同老年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平台上的课程也是由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上传,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兴趣爱好、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等方面。也因此,Udemy拥有2万门课程和超过5000万名学员,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老年兴趣学习平台之一。

在国内,量子之歌旗下品牌千尺学堂则是专注于中老年兴趣学习。

量子之歌教育集团CEO秋伊告诉新京报记者,千尺学堂专注于中老年兴趣学习,为中老年群体提供包括书法、钢琴、八段锦等多种课程,满足中老年人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这些课程不仅要有专业的内容,还要适应中老年用户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我们发现,中老年用户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反复的教学。”

秋伊介绍,在教学方式上,千尺学堂依托互联网技术,开辟了线上学习场景,以在线直播、视频、社群等教学模式让中老年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教学指导,同时,还积极开展线下游学活动,以“文旅+研学”为银发群体开启一个崭新的“游学时代”。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践于一体的闭环体验,为银发群体兴趣学习探索出了一条寓教于乐、学游结合的新路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学习是方式和手段,他们的真实需求是愉悦自己和社交参与感,所以我们不但要教给中老年用户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供陪伴服务。”

量子之歌组织学员们到武当山进行站桩游学。图/量子之歌提供

此外,千尺学堂自研的适老化智能学习工具,让老年人在家中也能便捷地进行学习,促进了他们对新技术的接触与使用。这些智能工具,不仅提升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还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参与感。

不仅民营企业,一些国企也进入到了老年兴趣学习市场。比如国药集团即携手国家老年大学联合创办了国药集团老年大学。

该所大学依托国药集团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生态圈的综合优势,以及全国53个医养康养基地资源,形成了遍布全国的老年教育网络体系。打造了集健康养生类国家级专家国医大师、国际化康娱旅居服务、社交型兴趣圈层互动、沉浸式身心社灵关怀、价值感学习分享共创五大优势于一体的生态服务模式。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