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镇痛周丨面对疼痛 中老年慢病人群需警惕3个误区
发布时间:2024-10-22 00:32 浏览量:10
在今年中国镇痛周(10月21-27日)来临之际,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支持的“关注慢性病疼痛,共建‘无痛’社区”全国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
会上公布了首个《慢性病疼痛风险社区预防和管理倡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报告》显示,我国63.4%的中老年人普遍经历过慢性病带来的疼痛问题,其中,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带来的疼痛感最为强烈。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樊碧发表示:“来就诊的中老年患者,疼痛发生多与慢性病密切相关,例如,因膝关节疼痛就诊的老年患者中,50%左右都是骨性关节炎。此外,慢性病共病越多,疼痛风险越高,疼痛程度也越高。如果一位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慢阻肺,其疼痛程度难以想象。”
除了本身慢性病引发的疼痛以外,中老年人伴随年龄增长,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还容易出现慢性病叠加带状疱疹的情况,发生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风险显著增加。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的感染性皮肤疾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该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
带状疱疹为何偏爱中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罹患带状疱疹之后,到底会经历什么样的疼痛?对此,樊碧发表示:“50岁以后,中老年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都在变高。尤其是伴随免疫力的下降,中老年人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更容易被激活引发带状疱疹。从疼痛的程度看,带状疱疹有‘疼痛之王’之称。罹患带状疱疹后,可能会导致严重持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其中,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也更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延绵不断的疼痛,不仅会对人体所有系统产生伤害,同时从神经系统层面来看,长期慢性疼痛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例如,阿尔兹海默症前期诱发因素之一就是疼痛。因此,对于患者而言,这种疼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对身心产生长期持久的损害。”
此外,《报告》显示,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在面对疼痛时,还需要警惕陷入这3个误区。第一,疼痛无小事,面对疼痛不能“忍”; 第二,面对疼痛,避免兜转多科室错过疼痛治疗时机;第三,要做好疼痛的鉴别诊断,避免与其他疾病混淆。例如,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容易“伪装”,确诊较难,超7成的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容易将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与其他疾病混淆。
樊碧发表示:“带状疱疹是一种特别‘狡猾’的疾病,因症状表现多样,具备较强的‘迷惑性’。例如,顿挫性带状疱疹,疼了半天也不出水疱。”以疼痛为重要临床症状的带状疱疹,在临床上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概率也比较高。孙宁玲表示“一些罹患带状疱疹的患者,如果疼痛表现以胸痛、后背痛为主,特别是在身体左侧部位,很容易跟冠心病、心肌梗死这一类疾病的症状相吻合。如果这类患者在心内科做完心电图,造影检查后没有发现问题,需要尽快前往疼痛科就诊,避免错过疼痛的黄金治疗时机。”
因此,帮助患者尽早识别潜在疼痛风险,获得对症治疗尤为关键。但多数患者在就医时,无法准确向医生描述疼痛。针对此,樊碧发表示“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都存在差异,门诊中患者对于疼痛描述不清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医生而言,一般会通过疼痛发生的起因、性质、强度、规律以及诱发缓解疼痛的影响因素这五大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对于患者而言,需要尽可能详尽的告知医生自己发生疼痛的体会、感受、认知以及疼痛的来龙去脉,从而帮助患者迅速锁定疼痛发生根源,尽早远离疼痛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