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特刊005 | 网球发烧友,不止是狂热
发布时间:2024-11-19 22:17 浏览量:9
向上滑动阅览
2024年,是中国网球热到烫手的一年。
夏天,郑钦文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的亚洲选手,“临时”组团的王欣瑜和张之臻联手夺银,创造了中国混双的奥运最好成绩。
场外,老钱风穿搭成为热门话题,网球风穿搭借势直上,曾经专属球场的网球裙成为最爆单品。作为时尚博主,在这股风潮抵达每个女性的衣橱之前,Anny Fan就觉察到了风来的方向。
今年年初,她在各大时装周和品牌的新季系列中看到了更多网球元素,百褶裙、Polo衫和运动外套频频被上身,成为网球风的具象化。
Anny也在潮流之中。简洁的One-piece网球裙或是tennis-core单品都成了她出席各种场合的穿搭灵感。不过,她最热衷的还是精心捯饬一番,去网球场赴朋友间的聚会。
大约是从两三年前开始,打网球就成了Anny和朋友们社交的方式。
球场上的她,与“工作模式”下截然不同。总是不知疲倦奔走在时尚第一线的博主,到了球场反倒松弛了下来。这种“松弛”,并非毫不费力,恰恰需要她使尽全力。
在真正打网球之前,Anny从没想象过,这是一项如此“浩大”的运动。
网球比赛场上,运动员们在她眼中总是着装时髦、写意挥拍、潇洒击球。可当自己上场,把那颗能轻易握在掌心的球按脑中所想打过网,是“需要调动全身,让大脑和身体全情联动的运动”。短短一个小时训练,就能让她浑身湿透,肌肉的酸疼更是会绵延上好几天。
工作之外,她说自己是“喜欢放过自己的人”。初次训练后,她一度也有些发怵。但打网球带来的“爽感”还是抵过了身体的疲惫,“那是会让人上瘾的解压”。Anny说,自己的日常工作并非所有时候都需要同时调动大脑和身体,而网球是为数不多能同时锻炼到这两者的运动。
大脑需要清除杂念,时刻对场上环境灵机应变;全身肌肉群要达到紧张状态,随时准备奋力一击。打球的过程,让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掏空,也将日常压力一并带走。网球,是一个开关,一键打开她身心的“自净系统”。
与其说她是在学打网球,不如说她更像是在寻找更多的主体性。不用条条框框苛求自己,只求打得舒服,玩得开心。
有段时间,她的训练进入了瓶颈期。明明在球场花的时间更多了,球技却没有明显提升。她坦言,自己也会苦恼,但很快这些负面情绪就会随汗水一齐蒸发,“不用着急,眼下不过是量变的过程”。
把“目标感”淡化,“质变”到来的那一刻,惊喜程度会被指数级放大。
就在某次训练中,她第一次跟教练酣畅淋漓地对拉了二十几拍。她的进步肉眼可见了,好像突然开了窍。
“其实不开窍也完全没有关系呀,”化妆镜前的Anny足够坦诚,“我们只需要承认自己或许缺少了一些天赋,或许练得还不够。”她自诩是个“皮很厚”的姑娘,承认这些并不觉难堪,反而显露出了那颗无畏的“大心脏”。而这本就是球场上最闪光的珍宝。
她把网球删繁就简,提炼成纯粹的“玩儿”,“这不是一件需要那么较真的事情”。哪怕打得并不勤,她的生活里还是有网球划过的痕迹。
“意外之喜是,我的身体线条更好看了。”这是网球对一位时尚博主的慷慨嘉奖。更重要的是,她发觉自己的专注力更强了。
工作俨然成为球场的延伸。在这里她只一遍遍重复一个动作:全神贯注盯着那颗球,然后全力挥拍。时尚行业的快节奏总需要Anny手头的工作多线并行。当各方需求和海量信息汹涌而来,她必须不受干扰,全然专注,聚焦问题,逐一击破。
在网球最热的当下,Anny打球反而没那么多了,“在上海打网球,可太‘卷’了,很难抢到球场”。她逐渐把网球当做旅行中的消遣。
今年去瑞士时,她住的酒店就有绝佳的红土球场。有阵子没打球的Anny给自己安排了一场球,“就像那天的阳光、风和空气中草木气味一样,网球成了不被拘束的一部分”。在她心里,这大概就是网球之于她最本真的模样。
它不是一股不得不赶的风潮,也不是非要搏至尽兴的拼杀,更不是需要苦心经营的标签。有得打,就上场;没得打,那就玩点别的。
她的世界足够辽阔,网球只是其中千万分之一的好玩。时间有限,只够匀出一场球的工夫,她想玩的还有很多。
向上滑动阅览
Jeffrey对“标准答案”有着天然抵触。是天性使然,也是职业必然。
身处时尚行业,风向变动瞬息万变。随大流、看起来跟别人一样注定无法被看到。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哲学是唯一准则,或许就是“非标准化”。
想要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得发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声音。作为一个化妆师,Jeffrey的工作日常也严格按照这个定律运转。每一次创作都是灵光乍现,是脸与妆或许仅此一次的贴合。一旦被重复,那便精彩不再。
于是,你永远无法想象,他会从工作时携带的行李箱里掏出些什么。有时会是云雾一样的薄纱布料,也可以有颜色各异的珠串,甚至是带些工业风的铁丝沙子……这些材料又被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在脸上构建出一个美的王国。
词典里也很难找到单一明确的词语来概括Jeffrey的妆容设计风格。时而慵懒有趣,时而先锋锐利,有时又是欲语还休的留白内敛。从一个环境艺术学生到专业化妆师,局面就是一次次被这种新鲜汹涌的创作欲打开的。
“我就是会生理性回避平庸。”Jeffrey毫不掩饰。
也几乎是在这种本能驱动下,他在网球场挥出了自己的第一拍—他对很多运动都有些许了解,唯有网球“优雅而暴力”,允许任何“非标准化”发生。
第一次跟朋友打球,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宣告Game Over,“完全打不起来,球满场乱飞”。心理受挫的他很快就给自己报了二三十个训练课时。在他的印象里,头一回上课,教练在球场摆了敏捷梯热身,他一口拒绝:“我不想要跟别人一样。我骑单车来的,热身够了,直接上球。”哪怕是跟教练学,他也拒绝成为那个“标准答案”。
在球场上,Jeffrey有一招绝杀:反手大斜角,“我打出去的球很快很重,他们基本上都接不住”。这个动作,哪怕是由他自己来拆解,也“很难形容”:“那是一个奇怪的挥拍方式,在教练眼中可能也并不标准。”但他从不囿于所谓的“标准动作”。正如三座网球大满贯得主阿什莉·巴蒂所说:“没有所谓正确或错误的方法,只有我的方式。”
Jeffrey用他自己的方式,找到球跟拍面的那个“最快击球点”。这个点很小,只足够写下他的名字。就连打球装备,他也要有极强的个人风格。刚开始打球时,他就一直在用一块足够时髦好看的黑色球拍,给它绑上荧光粉手胶和粉色爱心避震器。
球场是铺陈开的创作场域,而球的运动轨迹则是他畅所欲言的表达。
平时跟教练和朋友切磋,Jeffrey也会尽量不断改变自己的球路。正反手的转换;直线和斜线的切拉;以重复落点牵扯对手频繁移动……打球于他而言,是一场不厌其烦的心理游戏,比起得分,他更在意的是,又一次成功“骗”到了对手。
去年Jeffrey去线下看了日本网球运动员锦织圭的比赛。锦织圭就是球路多变的那一类选手。在球场上,锦织圭经常会打个出其不意,让对手满场跑。网球在那一刻是高级优雅的,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他会把那些堪称完美的动作刻在脑中,进行自己的“二次创作”。
每一次发球前的十来秒,Jeffrey就会在脑中设计自己的发球动作和落点设计,打出一粒“不标准”的好球。如此精心设计的球,自然值得更匹配的对手。
在他近5年的打网球经历里,球打出去,又被形形色色的人打回来。这些人包括教练、朋友、国家一二级水准的网球手,还有体育专业学生。后者是他最喜欢的对手。并非因为体育生技术水平好,而是他们“每球必争”,这意味着他可以在球场上尽情天马行空,打个淋漓尽兴。他追求“美”,却并不一定非要“完美”。的确,他很难将那些网球名将的动作完全复刻。但那又如何?
球是否过网,有没有出界,有没有被接住……这些念头落到他的球拍上,都是极轻的,“我只知道用尽全力把球打出去就好了”。在他看来,打网球就得打到“爽”。每次打球,他都会打上至少两个小时才觉痛快,速干T恤也要换上两三件。
刚学发球那阵子,Jeffrey就学到一个窍门:当你觉得发球总是乱飘的时候,就用不拿拍的那只手直指球来的方向,借力引导身体挥拍。
在学会用力学分析那个手势之前,那只指向球的手有着更强的玄学隐喻。那是一种指引,想要打出自己心里那颗球,就得足够坚定和明确,然后使出全身力气把球打出去。他只在意挥拍击球的姿态足够优雅,接下来,就让球继续向前旋转,不必在乎落点在哪。
向上滑动阅览
参与一次关于网球的拍摄,是Adeline人生中第一回接到通告。
在上海起风的季节,她裹着一件卡其色风衣来到现场,卷发烂漫,身形比想象中更娇小,但却有藏不住的力量悄无声息溢出,向上、有力且精准。
她随身提着的,只是一个纸袋。在等待拍摄的间隙,她从里头掏出书来看,是美国网球教练提摩西·加尔韦撰写的《网球的内在游戏》,旨在讨论网球顶尖选手制胜的心理秘密。
长36.60米,宽18.30米,这是一个标准网球场地的尺寸,球网将其隔开为两个半区,是对手之间的你来我往,也是每个人的内外场。
打网球十年,Adeline从外场逐渐走向内场深处,“年轻时专注力量,到现在要更精准找到自己呼吸的内在节奏”。
Adeline远远地看着球向自己而来,却在多年之后才真正触碰到它。
初中时,她开始看网球比赛。当时活跃在赛场上的还是美国网球运动员皮特·桑普拉斯和亚裔运动员张德培。那是一项极致优雅的运动,在同学间引起风潮。她记得,就有同学专门请阿姨织了件白色毛衣,在上面绣上“桑普拉斯”。上班后,她也曾在朋友邀请下搭好久的地铁去看大家打网球,“轮流着打,能打上四五个小时,实在无聊,我会偷偷开溜回家”。成家有了孩子后,她为儿子请了网球教练。以“家庭活动”的名义第一次开始打网球。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我实在太享受把球打过去、对面接不起来的感觉了。”Adeline说。击球时“嘣”的声响会全方位将她包围。那种波动,通过空气到耳膜,也从球拍传导至手腕四肢,是解压良方。打球最勤快的那段时间,只要逮着机会,她就会打球,并和教练反复看训练视频复盘总结。
有一年夏天,她还顶着上海37、38度的高温跑去衡山路网球场。那里是Adeline练球的长期据点。空气都被蒸腾到发烫,波浪形吊顶觉察不到一丝风的动静。球场人不多,嘣、嘣、嘣的声音落在场馆里,很是干脆。“球过来我就想打,完全停不下来。”现在回忆起来,她说自己好像进入了“心流”状态。那天一场球下来,她的体重轻了两斤。
“打球”甚至还是旅行To Do List上的重要一环。今年去西班牙马略卡岛旅行时,她就专门订了酒店的网球场。马略卡岛是西班牙网球名将纳达尔的故乡,对Adeline来说,这是一种“朝圣”。这是她今年最美好的打球体验。以至于再聊起的时候,她仿佛能瞬移到彼时彼景。
球场在悬崖上,面临西地中海果冻般的澄澈海湾,背靠崎岖的特拉蒙塔纳山脉。场边没有观众,但有蓝天、白云,还有自由散漫的驴子—她还从没有过听着驴叫打网球的体验。
打网球的时候,她的肌肉绷紧发力,可感官却近乎毫无防备地全然敞开。球拍击打球发出的声响,是球的赞叹,亦是喟叹。
“有时候光是听,就能知道这颗球会不会赢,”Adeline很笃定,“击球点对了,声音就会很脆;击球点如果不是很完美,就会发闷。” “嘣”的一声,诉说的远不止于此。那也是每一个球手内在的回响。
Adeline听见自己内在的声音在这几年有所变化。今年奥运会,她感触颇深。在男单赛场上,奥运史上“最高龄”的网球选手德约科维奇战胜奥运男单决赛最年轻选手阿尔卡拉斯夺得金牌。这是德约科维奇五进奥运的最终圆梦。
Adeline一度更偏爱费德勒那种教科书般的优雅,德约科维奇于她而言,过于外放。为此,她还拒绝学习德约科维奇的步法。如今再看,大有改观,“输也好,赢也罢,满身伤,也还没有放弃,坚持打下去”。
2019年左右,Adeline做了一个手术。走出手术室,她问医生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以后还能打网球吗?”医生说可以,但体能和动作都无法回到最佳的状态。但打网球在她的生活里,已经成为一种“长期主义”。
Adeline用“网球哲学”来形容这项运动之于她的意义。
走出球场,她在生活里也从未停止应对一个接一个而来的球。作为企业高管的Adeline在两个多月前履新。她所在的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网球与其他运动不同的是,“它讲求的是触底反弹和螺旋式上升的发力”。她和团队都需要在不断的尝试里等待那个反弹时刻。
她会在车里时刻备着网球拍,在合适的时候,可以随时下场打一场。生活的压力和焦虑都会在击球的分秒之间被清空。找到自己的节奏,不用汲汲于结果,“在网球的世界里,no love,just a game。”
向上滑动阅览
哪怕对面只是摄影师的镜头,Kai也尽可能摆出了标准的网球姿势。这大概是他对网球的尊重。
正手挥拍、双手反拍、经典式发球……手握网球拍的那一刻,网球老手的肌肉记忆会比任何计时器都更快苏醒。
从练了两天就上场比赛到成为大学网球校队成员,从总是被“虐”到网球水平4.5、接近职业水平,Kai跟网球的交集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养成游戏”。
20多年前,网球在中国远没有如今这样火热。即便在上海,想找个网球场也并不太容易。
Kai是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网球比赛。那是2000年在纽约的美网,对阵双方是后来的网球天王费德勒和当时全球排名前三的西班牙网球国王费雷罗。他记得很清楚,当时的费德勒刚满20岁,还没来得及长成优雅绅士的模样。留着辫子戴个帽,脾气火爆,也会摔拍骂人。
那颗柠檬黄的亮眼小球在屏幕里来回,如同铅笔在纸上摩挲,寥寥画出竞技运动的另一副样子:有控制性的暴力美学。
打那之后,Kai就迷上了看网球比赛。真正有机会摸拍子,是在小学五年级。仓促练了两天后,他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比赛,“全市参赛的可能也就10个人,我拿了个第六”。小学毕业的那个悠长暑假,因为实在太难凑齐人踢足球,他不得不报了个网球夏令营。两个月里,他每周要打三五次网球。也是在这里,他头一次尝到网球打在“甜区”的乐趣。当球触达球拍的有效击球区,“那种爆裂感是其他球类无法比拟的”。
初中到澳洲求学后,网球更是陪着Kai长大。
当地有着浓厚的网球运动氛围,在他的宿舍楼下就有6片二十四小时开放的网球场。语言沟通不畅,他就用打球跟同学“破冰”,“打球不用说话就能交朋友”。在打网球这件事上,他有极强的“书呆子”气质。
为了发球更稳,他会把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等一众名将的视频拿来一帧一帧分析,把自己的动作跟他们对比,找到更准确的发力点、改变挥拍方式。他还是彻头彻尾的“装备党”,会尝试各种球拍,细究每款球拍的参数、不同球线的组合、不同握柄的手感……
这是有别于击球的别样乐趣。他脑中的那个球场,突破底线和边线,无限向外延。
Kai说,这种执着、较真的劲头或多或少也跟自己的专业有关。
他大学念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每一块砖怎么搭配,每个材料如何运用,都是必须要强调的细节”。然而当他把这些细节一一着眼,却反倒很难亲眼见证广厦拔地起。“从业机会并没有那么多。在学校你有机会设计一栋楼,但到了建筑事务所,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未必拥有预期的施展空间”。
他转战另一个“球场”——金融行业。金钱永不眠,输赢没定数。想要继续玩这个游戏,就得带着平常心去努力。
庆幸的是,球拍千万次击打,让Kai练出了“不是非要赢下每一场”的心态。关于网球与人生的得失,伍迪·艾伦用电影《赛末点》里的第一段台词轻巧击破。这段台词他能脱口而出:“有人说,我情愿做个幸运儿,而非优等生。这才叫看透生活本质。人们怯于直面这样的现实,生活中纯粹依赖运气的事情太多了。”
网球场上,“运气”总以各种面目出现:不同软硬的场地、随时变化的风向、对手起伏的状态、自己当天的心情……“在这么多随机概率的因素里面,我只能尽全力找到那些可控的确定性”。
他决定先做优等生,再张开双臂迎接幸运,“是比赛还是游戏,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哪怕是游戏,“我也会全力以赴当个更好的玩家”。
整个大学期间,Kai在校队没有赢过一场比赛。有几次,他差点就赢了。
一次主场比赛时,三局两胜的比赛打到第三盘。想赢,就得从实力更强的对手那里抢七。可早在打第二盘时,他的体能就已逼近极限。呼吸困难,脚步沉重到快要走着打比赛。但当第三盘发球,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身体就在刹那卸掉所有沉重感,新的力量涌出。
他最终还是没能赢,但没关系,“至少我超水平发挥了,能打、该打的球我都完成了”。
输赢很关键,但不是最紧要。对Kai来说,“网球最重要的是专注每一个时刻”。认真玩一场,享受每一球,这是人生很需要的能力。
摄影/ 张春雨
策划、编辑/张维虓
造型/Ting 化妆/Jeffrey Shen
发型/赵彬
制片/Doris He
采访、撰文/MoMo
助理/星子、22
设计/YAN
新媒体设计/Sh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