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热播背后 蜀锦产业织就新“锦图”

发布时间:2024-12-06 16:32  浏览量:7

最近一段时间,蜀锦有些火。

先是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李子柒连续身着黄色蜀锦制成的百迭裙和熊猫云气纹蜀锦裙现身惊艳众人。紧接着,优酷播出的《蜀锦人家》又将这把火烧得更旺。剧集通过讲述唐代少女季英英传承蜀锦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故事,带领观众回望了蜀锦的历史和辉煌。播出期间,该剧还获得了四川文旅、四川博物院、成都蜀锦织造博物馆等官方机构的关注,点赞并推广剧中的蜀锦文化。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的另一别名“锦城”,正是源于独特的蜀锦织造技艺。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蜀锦蜀绣的保护与发展,将其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一环,以产业化思维持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说,他相信通过《蜀锦人家》这样的剧集,可以让更多年轻人被蜀锦所吸引,“当下蜀锦产业迎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和发展,作为从业了几十年的老人,我相信蜀锦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蜀锦人家》成为了解蜀锦的桥梁

《蜀锦人家》的故事设定在唐朝晚期,围绕着益州城内浣花溪畔染坊的季英英(谭松韵 饰)展开。季英英聪慧机智,在紧急关头临危受命,传承家族染色秘方,后又大胆创新,将蜀锦独特的织染技艺传播至海外,最终被大唐封为织染使。

表现非遗文化的影视作品不算少,但大部分影视剧中的非遗文化往往是点缀或者背景。让人欣慰的是,从《蜀锦人家》播出的内容来看,蜀锦在剧中的作用,没有沦为形式或者点缀,而是与季英英的个人成长以及整部剧情发展息息相关。

《蜀锦人家》首集开播伊始,观众便随着季英英的旁白进入蜀锦的世界,从调配染料、研磨混合、煮练上染、挂晒、拉花、过花本、绘制纹样、挑花结本、投梭等,了解到了蜀锦繁琐步骤中的非凡技艺,这一幕也让不少观众对这门非遗文化肃然起敬,“寸锦寸金,名不虚传”“蜀锦的制作太复杂了,剧集让我们大开眼界”。

季家因蜀锦兴旺,也因蜀锦衰落。季家原本生活无忧,季英英的父亲季归南因染出惊艳的“蜀红丝”而成为益州城的锦王,其制作的蜀锦虽然价值不菲,但豪绅权贵争相抢购,甚至皇家也要定期采购。然而,寸锦寸金的“蜀红丝”遭到各方觊觎,季归南最终被诬陷致死,一家人生活陷入困顿。

寸锦寸金,并非剧集的虚构。《蜀锦人家》服装造型设计指导黄薇就提到,采用古法传统工艺制作的蜀锦,产量极低,如按古代的方法,一天甚至难以织出一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说,锦是“织彩为文”的彩色提花丝织品,是丝织品中最为精致、绚丽的珍品。在古时,蜀锦可以说是皇室贵族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即使在当下,蜀锦也是“奢侈品”,首先是原料成本高昂,其次则是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共有四大工艺70多道工序。

政府大力扶持 蜀锦迎来新机遇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蜀锦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蜀国。春秋战国时期,种桑养蚕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生产活动,并且初步形成了“南方丝绸之路”,将蜀地的丝织出口到印度、缅甸,再通过转运销往中亚地区。

到了汉代,政府设立锦官对蜀锦制造进行管理,成都也因此得名“锦官城”。到了隋唐,蜀锦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生产技艺,都发展到一个鼎盛期。

然而,在飞速的历史中,蜀锦因其技艺的复杂而逐渐被其他的工艺、产品取而代之。从2000年开始,国家开始对蜀锦织造工艺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与传承。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蜀锦织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蜀锦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年成都大运会、2024年成都世园会和即将到来的2025年成都世运会,在世界瞩目的盛会上,总能看到蜀锦蜀绣的身影。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传统蜀锦织机、丝带等蜀锦元素一一亮相;世园会主会场设置的成都精品非遗展展出了蜀锦、蜀绣等2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月上旬,成都世运会首批赛时官方服饰发布,服饰融合了世运会会徽、蜀锦蜀绣等元素,旨在将每位穿着者打造成推广世运会和成都的使者。

据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截至今年6月,蜀锦行业目前在成都共有8家企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据悉,成都接下来还将出台《促进蜀锦蜀绣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蜀锦蜀绣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现在政府对蜀锦相当重视,我们这样的老人现在也是干劲十足。”胡光俊说。

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打造不一样的蜀锦

相关数据显示,蜀锦蜀绣的年产值目前加起来在2亿元左右,对比宋锦、苏绣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成都的蜀锦从业者们看来,在蜀锦蜀绣越发得到本地政府关注的当下,蜀锦蜀绣产业正在埋头向上追赶,国潮的兴起以及新消费场景的打造也必将带来新的机遇。

《2024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为20517.4亿元,同比增长9.44%,预计2028年将突破30000亿元。蜀锦在搭上国潮的风口下,产业已经初见规模,正在以市场化的方式走向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相关数据显示,仅在成都,蜀锦蜀绣就有近60家优质企业,“锦门锦绣”“浣花锦绣”“锦衣天承”“原织蜀锦”“蜀江锦院”等知名品牌享誉四方,各类蜀锦产品远销国外。

隶属于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的蜀江锦院,拥有集研发、生产、推广、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从国宾国礼、大师锦绣艺术品,再到服饰配饰、文化文创产品,蜀江锦院不仅推出了系列明星产品,还通过联名的方式与各类品牌及IP合作。其淘宝旗舰店长期位列“四大名绣店铺”,其热销蜀锦产品包括围巾、丝巾、蜀锦画等。

此外,随着沉浸式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旅游业的新趋势和主流方向,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在完成第三期改造后,成为一个锦绣文化综合体,在博物馆中能够看到全套的手工织造和9000余件蜀锦蜀绣作品,有互动式体验,还有蜀锦蜀绣主题的联名餐厅、循环式播放专题影视作品等沉浸式体验。

胡光俊的弟子,90后的陈星羽打造的锦衣天承品牌用蜀锦面料生产了一系列家居用品和文创产品,开发出100多款纹样,200多种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陈星羽和团队还将AI技术引入蜀锦设计领域,利用AI技术设计了一款蜀锦纹样,在保留传统蜀锦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基本已经满了。”胡光俊说。

原织蜀锦则按照经营奢侈品的经营逻辑,以蜀锦为原料,将之做成旗袍或丝巾,被带到了巴黎秀场,其产品的足迹也被带到了纽约、多伦多等城市;成都女鞋品牌sheme则将国际时尚与蜀锦蜀绣文化相结合,将“成都造”的原创设计卖到了国外,还在国外举办或参加相关展览,以展示蜀锦蜀绣之美。

在产业基地方面,成都打造了安靖蜀绣文创公园、锦门丝绸文化小镇等,锦门丝绸文化小镇还打造了3000余平方米的天府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是集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体验于一体的蜀锦蜀绣产业传承发展核心基地,已入驻2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依托蜀锦蜀绣文化,这里还将打造中国·天府锦绣丝绸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四川丝绸博物馆、中国南方丝绸之路文化广场、丝绸文化主题公园等,布局锦绣丝绸体验馆、丝绸旗舰店、大师体验馆、丝绸文创等业态。

在胡光俊看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蜀锦这样的非遗文化越来越重视,蜀锦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只是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作为传承人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他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蜀锦这一古老而美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编辑 苏静

标签: 蜀绣 蜀锦 胡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