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清明三不穿”你知道是那三不穿吗?

发布时间:2025-03-28 00:57  浏览量:3

老人常说“清明三不穿”,不穿鲜艳衣,不穿夸张衣,不穿暴露衣,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来听个故事。

青柳村有个叫李秀娥的绣娘,做得一手好衣裳。这年清明前日,城里布庄送来匹流光锦缎,阳光下能幻出七色霞光。她熬了整夜裁成广袖留仙裙,腰封绣着金线牡丹,连发簪都缀满珍珠。村里老人劝她:"清明祭祖要穿素净些",她却笑说:"我这是让祖宗看看子孙过得多风光。"

次日上山时,李秀娥的裙摆扫过坟前纸灰,惊飞了正在啄食供品的乌鸦。她给祖父烧纸钱时,火星突然迸溅,烧穿了牡丹花瓣。夜里归家后,她浑身起满红斑,梦里总见祖父杵着拐杖骂:"穿得比戏子还花哨,当我老眼昏花认不出自家孙女?"

三日后,李秀娥强撑病体去河边洗衣。忽见个白发老妪蹲在青石边捶打粗布,那布料越捶越透亮,竟泛出月光似的柔辉。"丫头,帮我绞件衣裳。"老妪递来的素麻衣摸着像云朵,李秀娥刚搭上手,就听对方叹道:"当年我穿百鸟裙祭祖,结果..."话音未落,老妪化作青烟消散,石板上留着件焦黑的嫁衣残片。

李秀娥吓得连夜拆了珍珠簪,把流光裙染成鸦青色。翌日再上坟时,她穿着葛布襦裙,发间只别着柳枝。供桌前的纸灰忽然旋成小旋风,稳稳落在祖父碑前。当晚她就退了烧,半月后竟在旧衣箱底发现本失传的《天工织谱》。

因此,清明祭祖,是后代对祖先的缅怀与敬意。穿着得体,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传统的敬畏。只有心怀敬意,衣着得体,才能得到祖先的保佑,福禄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