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年”到“中老年”,中老年合唱发展需表演新、作品对、多用心
发布时间:2024-07-26 01:53 浏览量:24
广州协和校友合唱团在“星海杯”广州首届中老年合唱节中演唱《我的荔枝湾》
文 | 陈茴茴
近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指导,广州开放大学(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广州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星海杯”广州首届中老年合唱节在广东艺术剧院落下帷幕。
本届合唱节拓宽了参与合唱团的年龄层次,从以往的“老年合唱节”改为“中老年合唱节”。今年10月将在山东威海举办的“永远的辉煌”第二十一届中国中老年合唱节,也在以往二十届“永远的辉煌”中国老年合唱节的基础上,首次将参与人群拓展至“中老年”合唱群体。
针对这一变化,合唱指挥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苗向阳,合唱指挥家、作曲家、广州市合唱协会副会长王怀坚分别从近年中老年群体的变化、参与门槛、拓展表演形式创新、曲目选择等方面给中老年合唱团提出建议。
从“老年”到“中老年”
“星海杯”广州首届中老年合唱节吸引了广州周边城市及福建、江西等地的23支中老年合唱团,共一千余人参加。苗向阳表示,此次合唱节定位为“中老年合唱节”,是基于近年发生的一些细微变化。一是我国目前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以广东省为例,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09万,占总人口数14.24%,意味着每10个人就有1个老年人。同时具有高知识文化水平的60后“新老人”、中年人主要消费群体70后的人数逐步增加,他们对退休或将要到来的退休文化生活从形式到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在职中年人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各类艺术文化活动中来。以广州开放大学为例,近两年,前来上课的中年人群体呈增长趋势。
广州是全国老年合唱发展的“桥头堡”,1995年开启的“老干部合唱节”相继举办了二十多届,当时中组部老干局特意前来调研,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开办“永远的辉煌”中国老年合唱节。
两年前在广州举办的无门槛“乐龄老年合唱节”中担任评委的苗向阳表示,“零门槛”的“乐龄老年合唱节”吸引了众多社会老年合唱团参与,这也是这次“星海杯”广州首届中老年合唱节同样坚持不设门槛的一大原因。这次的参赛队伍中,福建一支仅成立两个月的合唱团看到合唱节的“零门槛”,鼓起勇气从福建赶赴广州参与。
苗向阳表示,“零门槛”、参与年龄段从“老年”变为“中老年”,可以满足更多社会合唱团参与活动、展示自我的需求。无独有偶,今年的“永远的辉煌”第二十一届中国中老年合唱节也在参与人群上作出了调整,这些都说明目前中老年合唱群体的壮大发展引起各界关注。
细节更需用心
随着年龄段放宽、人数增多,中老年合唱团各年龄段的人数构成更为参差不齐。苗向阳建议,中老年合唱节的分组可以灵活一些,以满足更多年龄组成复杂的合唱团参与进来。除了按年龄分组,还可以设置混声、同声、小合唱等组别,根据参与人数进行灵活调整。奖项设置上可以多形式、“橄榄型”。比如针对表演形式、编曲等,多设置一些奖项,不局限于演唱;将中间等级的奖项数量设置多一些,鼓励合唱团参与的积极性。这次“星海杯”广州首届中老年合唱节中,有18支团队从初赛进入到决赛,并最终决出4金13银5铜的奖项。合唱节同时设置了原创作品奖,除了作品,合唱节对于表演形式上的创新也予以奖励。如获得金奖的广州荔湾区广州协和校友合唱团演唱原创作品《我的荔枝湾》,女团员身穿旗袍,配以广东特色的木屐、纸伞,吟唱粤语歌词,表演具有鲜明特色。新颖的表演形式对于评委、团员和观众而言都有较大的吸引力。
苗向阳观察到,这几年投身于中老年合唱团的年轻指挥数量有所增加,对这一群体的合唱水平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建议,年轻指挥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应多一些细心,关注中老年合唱群体的身心发展、学习特点,摸索出更适合他们的练声方法、视唱练耳学习方法、训练频率等。同时,带领中老年合唱团出门参加比赛,指挥要注意天气、安全问题,活动节奏尽量舒缓,自由度高一些。如果可以,中老年合唱节的举办尽量选择在每年的四五月或十月重阳节前后,这些时段气温适宜,又避开了寒暑假学生旅游高峰,令中老年合唱团的出行更为从容。
挑选、演绎作品要精心
在“星海杯”广州首届中老年合唱节参赛现场,《情话》《南屏晚钟》《锦瑟》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在中老年合唱团的演绎下更显醇厚温暖。
作曲家王怀坚表示,这些年无论是专业合唱团还是社会业余合唱团,都更为重视作品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这样的理念也逐渐为大家所认知。但从贪大求难,到适合自己,团队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他建议,合唱团尤其是中老年合唱团应根据自己团队的现状、成员情况来选。最简单的是从有合唱基础的团员比例来判断,如果超过一半,可以考虑“跳起来摘桃子”,即选择难度稍微高一点的作品,让基础好的团员带一带其他团员,保证作品的完成度。如果是基础较浅或是刚组建的中老年团队,建议选简单易唱的作品,通过把声音训练好、音乐表现好来保证作品较高的完成度。排练时指挥可以引导大家以轻声演唱为主,先建立声音概念。每次排练以一到两个小时为宜,排练中多留一些休息的间隙,可采用多次分段训练、分声部排练,轻声和音的方式更适合中老年人。王怀坚说,中老年人嗓音机能有所下降,音域太大的作品不容易把握。建议可以选音域跨度小一些、乐句跳动(尤其是高音)不那么多的作品。
除了选对作品,还要唱对作品。有的合唱团为了能够把作品唱下来,擅自对作品进行降调,有时降调太多导致呈现出来的作品音响效果出现了偏差。王怀坚表示,他不赞成合唱团随意给作品降调,因为会改变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如果实在需要降调,最多降一个小二度。还有的合唱团对于作品的情感、音乐的表现过于随意,比如宁静致远的氛围配以放声歌唱,导致作品演绎出来的感觉比较奇怪。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指挥提前做好作品的案头分析工作。指挥可以引导合唱团员多研读歌词,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
- THE END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