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时节,有空没空,提醒中老年人:1少穿,2不熬,3不喝,4要吃
发布时间:2024-08-12 13:32 浏览量:19
导读:孟秋时节,有空没空,提醒中老年人:1少穿,2不熬,3不喝,4要吃,平安过三秋!
孟秋时节,天气渐转凉意,三伏天热度犹存,末伏将至。正所谓“秋老虎,三伏尾”,此时的天气虽热但已蕴含转变之势。副热带高压仍掌控一方,闷热伴随暴雨袭来,给人以煎熬。古人云:“饺子就酒,越吃越有。”此际,食饺子有助于调和脾胃,应对变化莫测的气候,正是顺应天时之举。
天高气爽未至,昼夜温差愈显,此间人体适应较难,需随时调整饮食,方能安度。饮食若不因时而改,易致种种不适。到了孟秋,就要懂得忌嘴了,提醒中老年人:1少穿,2不熬,3不喝,4要吃,平安过三秋。
2024年的三伏天,自7月15日始,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古人云:“夏日炎炎,汗流浃背”,正是此意。所谓“三伏”,今岁为“超长”,因中伏两度,酷热更甚。
初伏:自7月15日至7月24日,正值烈日当空。此间天公作美,热浪滚滚,令人难耐。正所谓“赤日炎炎如火烧”。
中伏:为期20日,自7月25日至8月13日,乃全年最热。古有云:“伏天连三,热浪滔滔”,正应此时。
末伏:自8月14日至8月23日,虽热度不减,却已有秋凉初显之势。“早秋风起,暑气未消”,此番正是。
这超长三伏天,40日连绵,暑气逼人,需多加调理身心,以待秋凉。
“三秋”者,乃秋季三月之别称。古人以孟、仲、季分秋,盖因时序递嬗,各有异也。正所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三秋之意也。
孟秋:农历七月,为秋之始。时逢立秋、处暑,正是天高云淡,风轻日暖之季。此时“在翼”之月,万物渐藏,草木始凋。《礼记·月令》有云:“孟秋之月,日在翼。”故得此名。
仲秋:秋季第二月,农历八月。八月十五,月满人圆,乃团圆节也。古有“秋夕”之称,民间多以赏月、吃月饼、观桂花、猜灯谜为乐。正如《书·尧典》所言:“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仲秋之美,独在月明如镜,圆满如愿。
季秋:为秋之末月,农历九月。天高气清,万物萧瑟,正是“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之时。秋尽冬临,岁暮天寒,季秋便如这年终之序,悄然至,默然去。
故,今年孟秋时节,恰逢中伏、立秋、末伏与处暑四节气交替,自7月4日至9月2日,共计30日。古人云:“秋来暑未尽,余热尤烈。”此三旬为全年最热之时,烈日如火,暑气蒸腾,正所谓“赤日炎炎似火烧”。
孟秋时节,三伏渐入尾声,末伏将至,正所谓“秋包伏,热浪未歇”。立秋虽至,然暑气未退,民间常言“秋包伏,热死牛”,此言非虚。正逢夏秋交替,烈日炙人,闷热难当,暴雨频频,更添湿热。
此十日间,虽为末伏,却是四季转换之要时。古人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此时天气多变,养生尤为关键,稍有不慎,易生疾苦。
孟秋时节,有空没空,提醒中老年人:1少穿,2不熬,3不喝,4要吃!咱们看看关于孟秋时节的传统讲究都有啥!
立秋虽至,秋意未显,暑气犹存。孟秋时节,天公虽已换季,然气温仍高,正如古人云:“秋包伏,热难退”。孟秋时节,虽标志秋季开端,却未必凉风习习,故不宜过早添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此时万物收敛,然处暑未过,三伏未尽,炎热如旧。孟秋不多穿衣,正是顺应自然之道,体现古人养生智慧。
古人更有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即便秋风渐起,也不宜骤然添衣。此举乃锻炼身体之法,稍忍秋凉,可增强抗病能力。薄衣御寒,正是季节转换之际的明智之选。
孟秋时节,若贸然添衣,反易生疾。此时不多穿衣,顺应时节变化,亦是护体养生之理。
正值孟秋之初,古人多以早卧早起为要。《黄帝内经》有言:“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此时气候变换迅疾,地气渐清,顺应时令,正宜早睡早起。俗话说:“熬夜伤身,早睡早起身体好。”此言诚不虚。
立秋之日,阳气内敛,若熬夜晚睡,必致免疫力下降,身心俱疲。此时三伏未尽,末伏将至,天气依然闷热,若不早寝,反增身之负担,易招疾患。古人云:“秋老虎,热犹烈。”正此意也。适时早卧,是养护身体阳气,避免因“秋老虎”之热而损身。
中老年人尤需注意,顺应自然之变,养成良好作息,才能安然度过此节气。孟秋时节,早早安寝,护体健身,方可安度孟秋,少生疾病。
立秋已至,正逢孟秋初始,三伏未尽,末伏将临。古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阳气渐收,阴气初增,顺应天时,不宜贪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言:“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立秋之际,当谨守养生之道,避免冷饮伤脾。
老话常言:“秋瓜坏肚。”此意在于,立秋后脾胃虚弱,若贪饮冰凉之物,易损脾胃,招致腹痛腹泻。尤其中老年人,更需注意,过量冷饮非但无益,反而加重身体负担,阳气耗损,阴气难养,与季节养生之道相悖。
孟秋饮食,重在平和。过度寒凉之物,虽一时解暑,却伤及阳气,损及脾胃。古人云:“不时不食”,此时饮食,当以温润为宜,顺应自然,方能保全身体之健康。
正值孟秋时节,虽暑气未消,但冷饮无益。顺应时令变化,不喝冰饮,方能更好地适应季节转换,保护身体之阳阴,安然度过末伏时节,减少疾病缠身的风险。
吃梨
立秋已至,孟秋时节悄然来临,三伏虽未尽,但秋燥渐显。古人言:“秋来燥气生”,此时食梨正宜。《本草纲目》云:“梨者,利也”,其性清润,可解暑热,滋润肺腑,生津润燥。立秋过后,天气转凉且干,人们易感秋燥,口干舌燥,肌肤失润,食梨可缓解此症,保持身体舒适。
食梨虽好,然须适量。梨性偏寒,若过食,恐致脾胃不适,寒气入体,易引发腹泻,尤其对中老年人更需谨慎。古语云:“寒者伤脾”,故体质偏寒者宜将梨煮水饮之,既可养阴,又免伤身,尤为秋日之佳品。
正值孟秋时节,末伏在即,闷热未消,梨为应时之果,适当食用可养生防燥,但切勿贪多,谨记顺时而食,方可安然度过此节。
吃西瓜
立秋已至,孟秋时节,暑气未散,虽已近末伏,三伏天的余威仍在,正如“秋老虎”般,中午依旧闷热难耐。此时,若得一片清凉瓜果,颇能解此燥热。民间素有“咬秋”之俗,谓之“啃秋”,其意在于立秋之日食西瓜,以祛暑解热,平衡阴阳。古人言:“暑退凉生夜渐长,秋瓜解渴自舒爽。”西瓜入口,甘甜清凉,自能退去暑气,尤其对中老年人而言,尤为适宜。
末伏将至,暴雨初临,昼热夜凉,阴阳渐合,正是“瓜果消暑,顺天而行”之时。西瓜不仅能清热解毒,更能顺应天时,调和内外,特别是对于体质偏热、易生燥火者,秋日食之,益处颇多。旧俗记载,立秋吃瓜,不仅解渴,更有“平衡阴阳”之妙。
吃肉
孟秋时节已至,俗语云:“立秋到,贴秋膘。”三伏天渐近末尾,暴雨乍歇,气温微降,正是食欲复苏之时。夏季酷暑难耐,中老年人常因食欲不振,清淡饮食致使体力衰退。今秋气温转凉,适时补充肉类,以补充夏日所失之力,增强体质。古人言:“秋凉气爽,肉膘自补”,正是此理。
末伏将至,昼热夜凉,正宜“贴秋膘”以迎寒冬。食肉不仅增添体力,更为即将来临的冬季储备能量。旧俗言“秋膘贴得好,冬去春来身体壮”,此时,适量食肉,既能调养生息,又为来年蓄积活力,正所谓顺时而食,养生有道。
总结,孟秋时节,有空没空,提醒中老年人:1少穿,2不熬,3不喝,4要吃!关于孟秋时节的习俗讲究就分享到这里了,您都了解了吗?
有福之人留下一句“好运” 你和家人此刻起好运翻倍,万事皆如意接财接福接旺运~喜欢作者,点个关注不迷路;喜欢文章,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希望大家顺风顺水事事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