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四大误区,您中了几个?
发布时间:2024-08-21 20:54 浏览量:18
防治骨质疏松
撰文 卜 石 刘婉琪
编辑 保健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更加重视定期的体检,您有没有在关注自己的肝肾功能、血脂、血压、血糖、肿瘤筛查的同时,了解一下自己的骨骼健康呢?您是否了解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都需要进行专门的药物治疗呢?
●X-线双能骨密度检查结果T值≤-2.5;
●已经发生椎体或髋部的脆性骨折;
●骨密度T值在-2.5至-1.0之间,但发生过某些部位的脆性骨折(如肱骨上端、前臂远端或骨盆等)。
关于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您是否又有各种顾虑呢?我们在骨质疏松门诊看到诸多患者走入骨质疏松治疗歧途,深为惋惜,现总结骨质疏松治疗的四大常见误区,希望本文能对中老年朋友有所裨益。
误区一
防治骨质疏松不能一“钙”论之
钙剂+充足的维生素D是最佳的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方案。大多数人认为补充钙剂即为治疗骨质疏松,所以自以为吃上钙片就是在治疗骨质疏松了。但对于达到骨质疏松症的人而言,仅仅补钙对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是非常弱的。钙只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基本原料之一,即使摄入足够的钙,若肠道吸收不好,也不能充分利用。
而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北京地区超过90%的人维生素D处于不足或缺乏状态(指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小于30ng/ml),因此在了解骨健康时,还应关注自己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查血清25-OH维生素D即可了解自己的维生素D水平,一般来说,每天要至少补充800~1000IU的维生素D,而具体需要补充多大剂量还需根据个人的维生素D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对于骨质疏松人群而言,基础治疗联合抗骨松药物治疗才是完整的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破骨细胞过于活跃导致骨量流失增加,或者成骨细胞功能下降引起新骨形成不足有关。因此,除了补充原料,还需应用能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来进一步降低骨折风险。
误区二
防治骨质疏松切忌因噎废食
谈到药物治疗,很多人首先会问药物的副作用是什么,并且会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犹豫不决,耽误了治疗的时机。
抗骨质疏松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服双膦酸盐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第一次静脉输注双膦酸盐药物(如唑来膦酸)时所引起的发热、全身酸痛等“流感样症状”;而最为严重的副作用主要是长期或大剂量应用骨吸收抑制剂时引起的下颌骨坏死和非典型性股骨骨折。
抗骨质疏松药物相关下颌骨坏死的年发生率仅为1.03例/10万,相关非典型性骨折的年发生率为2~78例/10万(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年发生率为650~3100例/10万。
可见使用药物发生严重的副作用的概率极低,且出现副作用的人群也有其特殊性,医生在给药时会予以关注。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是药物副作用的几百甚至几千倍,抗骨质疏松药物所带来的好处是远远高于风险的,且停药后1年内副作用的发生率也会迅速下降。因此,因忌惮药物的副作用而放弃治疗骨质疏松是“因噎废食”的行为。
误区三
防治骨质疏松切勿半途而废、心猿意马
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原理主要分为“开源”“节流”两种。“开源”——即通过提高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骨形成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节流”——即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进而延缓骨量丢失,降低骨折风险。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骼的重建周期约为3~4个月,而整体骨骼质量改变则需要更长时间,所以抗骨质疏松药物都需应用一定的疗程才可发挥升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
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包括:
骨形成促进剂——特立帕肽,推荐应用1~2年;
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推荐应用3~5年;
地舒单抗,最长疗程可达10年。
抗骨质疏松药物所带来的效益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累积,故切不可因自觉症状缓解而擅自停药,或是认为自身病情“不严重”而自行决定服药时间,抑或是听取周围人的“推荐”擅自更换药物,最终导致治疗断断续续、重复用药,既无法获得药物所带来的最大效益,又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误区四
治疗骨质疏松方案并非一成不变,定期评估是关键
确诊骨质疏松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治疗药物,但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比如部分患者使用双膦酸盐治疗1~2年后骨密度改善不佳,换用地舒单抗后疗效可能更为显著。故而需要定期根据是否有新发骨折发生、骨密度、骨转换指标等变化协助评判疗效,一方面,骨密度的具体增长可以让患者看到确切疗效,增强其用药信心,使其坚持用药;另一方面,若疗效不佳,也可及时更换药物种类,以达最佳疗效。
而对于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来说,定期评估还能评判骨折风险,一定疗程后若转为低骨折风险,可考虑暂停用药(此类药物在停药后的一段时间仍可发挥作用),进入药物假期。
因此,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并非一成不变,定期评估至关重要,需贯穿治疗的整个过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极具危害的慢性病,抗骨质疏松治疗应按时、长期进行,除了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外,还需要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来升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选择药物时不能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而选择“躺平”,要科学制定方案、坚持充足疗程以及定期科学评估疗效。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尽可能地规避不良反应发生;停药或换药的时机应由骨质疏松专业的医生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预期效益,减少骨折的发生。
专家简介
卜石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现任北京医学会骨矿盐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和代谢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骨质疏松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骨代谢学组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代谢性骨病。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论文著作三十余篇。致力于代谢性骨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致力于探索骨质疏松症的社区防治工作和分级诊疗。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