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处暑“不一般”,提醒中老年人:无论多忙,这5件事上别大意
发布时间:2024-08-22 19:42 浏览量:17
随着夏日的余热逐渐褪去,今日就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即“出暑”,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正式拉开序幕。
特别是今年的处暑是在8月22日,而8月24日就是出伏了,即处暑节气后就马上出伏了,意味着最热的三伏天也要结束了。
这个时节,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阴气逐渐增强,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发生微妙变化。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适应这一转变,科学养生尤为重要。以下,便是处暑时节中老年人应当注意的五个养生要诀。
一、调整作息时间,顺应自然节律。
《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智慧,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处暑之后,白天变得越来越短了,而夜晚就越来越长了,中老年人应 顺应这一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做到早睡早起。
特别是早晨是阳气生发之时,早起可以吸收清新的空气,活动筋骨,唤醒一天的活力;而夜晚早睡,则有助于养阴敛阳,保证充足的睡眠,恢复体力与精神。
同时还有主要一点,在处暑后气温降低了,人到了中午的时候就特别容易犯困,也就是秋乏。
因此更应该保证睡眠充足,这样才能一天有足够的精神。所以在处暑后,还要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养生的基础。
二、饮食清淡,养护脾胃。
处暑时节,饮食调养应以清淡为主,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中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更应注重食物的选择与搭配。可多食用一些温润的食物,如粥品、汤羹等,既易于消化,又能滋养脾胃。
同时,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新鲜蔬果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另外一点要注意,就是处暑期间虽然有贴秋膘的传统,但是也不能过度进补,必须要循序渐进,不然就会加重肠胃负担,甚至还补出毛病。
三、多喝水,吃水果,防秋燥。
秋季的降雨偏少,特别是从处暑节气以后,降雨就减少了,空气也变得干燥了,此时人体也极易失水,出现口干舌燥、上火、皮肤干燥等症状,而这就是秋燥的症状。
中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此外,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如梨、苹果、葡萄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润肺生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四、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开始增大了,虽然在处暑期间也会有秋老虎,但是也就是在中午的时候热一阵子,早晚还是比较凉快的。
而中老年人由于体质较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显得尤为重要。
早晨和晚上外出时,可适当增加衣物,保护关节和腹部不受凉;白天则可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减少衣物,保持身体舒适。
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中。切不可长期久坐,或者是呆在室内,而是要适量的运动。
五、调节心态,安定情绪
季节的更迭不仅影响身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处暑之后,秋风渐起,落叶飘零,往往容易引发人的感伤之情。
中老年人更应注重情绪的调节与管理,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可以通过看书、听音乐,或者与亲朋好友交流,或进行适量的运动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也能有效帮助调节情绪,保持心灵的宁静与安详。
#图文夏日征集令#总之,处暑时节是中老年人养生的关键时期。通过调整作息时间、饮食清淡、多喝水吃水果、及时增减衣物以及调节心态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享受健康愉悦的晚年生活。让我们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养生,轻松健康的度过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