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怒变“老霸总”,“邻家女孩”换成“退休阿姨”,银发族迷上“霸总式”黄昏恋
发布时间:2024-10-24 22:53 浏览量:10
短剧,这一曾经被视为年轻人专属的娱乐形式,如今却在中老年群体中掀起热潮。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从五十岁闪婚开始》《一夜宠幸,闪婚老板宠上天》《五十岁的我怀了20岁霸总的孩子》《闪婚老伴是豪门》等中老年短剧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火爆异常。剧情依然是霸总爽剧,只不过以往的“小鲜肉”怒变“老霸总”,“邻家女孩”换成“退休阿姨”,大爷大妈们谈“霸总式”黄昏恋,成为新一波的流量密码。虽然狗血剧情看着很过瘾,但事实上这些老年人却被各种短剧“拿捏”,花费不菲。有专家就呼吁,短剧平台应合理设置付费上限,保障老人权益。
“这部剧真的很好看!节奏快,情节好,看得我根本停不下来,以前很少有这类型的电视剧。”在渝北区的一个社区活动中心,今年67岁的李奶奶,正津津有味地“刷剧”。李奶奶正在观看的是一部叫作《闪婚五十岁》的短剧,讲述的是一位中年丧偶女性的生活变迁,历经曲折后,与一位隐藏富豪“闪婚”。
根据WETRUE(短剧数据平台网站)数据显示,该剧在今年播出后,曾多次荣登短剧热力榜TOP3,最火时甚至达到过TOP1。目前,该剧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已突破9000万次。而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同类型的短剧还有不少,播放数据也都相当亮眼。
李奶奶向记者展示着手机里收藏的短剧页面,其中大部分都是以老年人为主角的剧集。“现在看短剧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我们还会各自把收藏的精彩剧集,在微信里面相互分享。”李奶奶说,像她这样喜爱短剧的中老年爱好者还有很多,大家基本是退休老人,生活时间比较空闲,觉得电视上的节目不够看,这些小短剧不仅新奇,还可以打发时间。
受访者晒出的网剧收藏页 受访者供图
今年爆火的中老年短剧,正是他们最热衷的题材。李奶奶打趣地说,看到这些和自己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角色,特别有代入感。
入坑中老年短剧的人群,不只有中老年用户。“没想到有一天磕上了银发族的CP。”记者在不少视频评论发现,观看中老年短剧的不只是中老年群体,还包含不少爱“网上冲浪”的年轻人。
银发闪婚和儿媳斗智斗勇……年轻人迷恋上中老年短剧,正是因为它既熟悉又新奇。
“虽然套路还是那个套路,剧情也还是那个剧情,但是主角换成中老年人,看着也很带劲。”短剧爱好者小杨,今年5月“入坑”,便被这种新奇的剧情所吸引。
小杨告诉记者,短剧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同质化的剧情,看久了之后便有些腻。但中老年短剧,将“中老年”与“霸总”“闪婚”这些元素结合,带来了一种全新观看体验。“一开始会带有刻板印象,觉得中老年演员表演‘油腻’,剧情太浮夸,但越刷越‘香’,感觉和以前的短剧不太一样。”大学生小陈说,以往传统霸总形象总是帅气多金、高高在上,而老年霸总则以更为亲民、接地气的方式出现,打破常规认知。同时,这些短剧中融入的网络用语、流行歌曲等元素,更是让年轻观众找到了共鸣点,也带来了新鲜感。
中老年短剧为何会突然崛起?重庆电影制片行业协会短剧专委会主任陈强告诉记者,这并不是偶然,而是由于短剧市场的多元需求,催生而来的市场热潮。
陈强介绍,自短剧诞生之初,中老年观众群体便是主要的用户群体之一,此前主打的是家长里短的亲情戏、慈母苦情、家庭反转等类型。2023年,重庆便有多家短剧公司推出的亲情短剧,受到中老年群体的欢迎,最高时观众比例甚至能达到60%以上。“正是因为市场的热烈反响,让许多公司也纷纷积极布局中老年短剧市场。”陈强表示,今年上线的各款中老年短剧,更加直接地击中他们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短剧中的家庭伦理、亲情友情等主题,不仅仅恰好触动了中老年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弦,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也让他们更有代入感。
爱上短剧的不只是重庆银发族,其他城市的老年人有不少也沉迷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短剧里面的小程序套路非常多,掏空了大爷大妈的钱包,这让不少老年人的子女非常烦恼。
广东人林涵告诉记者,85岁的外婆正在看的“老年霸总”短剧,讲述了作为集团总裁的50岁男主角与45岁女主角闪婚后的爱情故事。林涵觉得这部剧“很无脑”,看了一集就放弃了,但外婆却认认真真追完了整部剧。“外婆年纪大了,对社交软件上的关注、收藏等功能并不是很熟练,她可能无意间点了一部短剧,此后就经常收到各种短剧的推送。”林涵觉得,外婆的社交软件像是被短剧“围猎”了,而外婆也心甘情愿地沉迷在“换汤不换药”的短剧中,坐着、躺着都拿起手机在看,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
江苏人方灿则这样形容自己沉迷短剧的父亲:“退休在家无聊,每天就刷视频,一个一个平台换着刷。”方灿介绍,父亲原本只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看短剧,这个平台会推荐不同的短剧,看了几集后,就会跳出一些短剧平台的链接,让父亲下载或转到另一个社交平台的小程序上看。如今,父亲的手机上布满了各种软件。
现在的短剧一集大概3分钟,但大多都一两百集,多半都要付费。记者点开某短视频平台搜索“短剧”,便有分属于不同短剧小程序的短剧弹出。记者随机点开几部短剧发现,若要观看全集,则要转跳到短剧所属的平台小程序中。看完几集后,便会弹出“充值解锁剧情”的提醒。在其中一款短剧小程序中,“新人”仅1元即可解锁新剧试看,同时也有“限时优惠”,即9.9元便可以观看全集、19.9元可享“全站短剧免费看一天”、39.9元可享7天免费看等。当“新人”身份不再,用户就需要支付原价,即49.9元3天会员以及69.9元7天会员。
记者问外婆看短剧花费多少时?林涵郁闷地说:“外婆不知不觉看完了十多部付费短剧,到目前已经花了2000多元了,幸亏她账户里没有多少钱,才没有更大的损失。”
方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父亲刷短剧刷爆了他的银行卡。”方灿回忆道,一开始,她以为父亲顶多花几十元看短剧,直到有一次父亲说自己的银行账户里没钱了,方灿这才去查父亲的消费记录,密密麻麻全是短剧充值记录,几乎每笔都是39.9元,最多一个月花了3500多元,一年半内充值累计达3.9万余元。
方灿注意到,一些短剧以低价吸引用户付款,在对方支付时默认勾选续费选项,且后续剧集均以原价扣费;或者设置多种付费选项,混淆单集、全剧、平台的概念,“对一些老人来说,根本无法清晰计算自己追剧所花费的金额”。
保障银发族权益 短剧平台应合理设置付费上限
“购买的剧集已经观看了。”在与相关平台及小程序的客服沟通退款时,方灿多半会得到这样的答复。“人家说得也没错,的确是看了。”为了不让父亲继续沉迷和充值,方灿只能手动删除父亲手机上的上百个小程序,但删的速度跟不上他添加的速度。“这些小程序无孔不入,网络文章、朋友圈的广告等,都很容易点进去,加上短视频平台也一直按照他的喜好推送,每天能接触短剧的渠道五花八门。”
林涵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无奈,林涵和方灿都选择将老人的手机设置成青少年模式,以限制消费额度。“但我爸毕竟是个成年人,有些手机功能还是要用的。”方灿希望平台能够有更适合老人的防沉迷系统和支付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建议,短剧小程序和平台应统一收费模式,强化告知义务,落实明码标价,优化自动续费机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建议相关平台开通老年人付费模式,解决数字弱势群体冲动消费难题。针对老年消费者可以通过多次提醒、大字或显著标识进行告知以及设置付费上限等方式,建立老年人防沉迷模式。”郑宁说。她提出,针对因老年人过度付费所产生的系列问题,应进一步推动行业收费的透明化。具体而言,在既有规制体系的基础上,可考虑多方协同出台进一步措施,如将具体收费方式及标准列入短剧的备案信息要求、要求从业企业向消费者公示某部短剧完整观看可能产生的最高费用、禁止通过不合理分拆或小程序多级跳转等方式进行重复收费等。
综合华龙网、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