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中医化痰有7种招数

发布时间:2024-10-12 18:46  浏览量:11

秋冬时节,气温下降,人体需要润肺、敛肝、补脾、稳心、养肾,为安稳过冬做准备,期间很多中老年人遇到过疾病的困扰,其中急先锋是痰证

痰是大量疑难杂病怪病的主要诱因和病机,中医辨证多以“痰饮”、“痰浊”等称呼,危害小的叫“饮”,危害大的叫“痰”。痰饮聚集或流窜在脏腑、筋脉里,出现痰多、呕吐、咳嗽、胸闷、头晕、肥胖、肿块等问题。

现代认为痰是气管、肺部排泄出来的病理性黏液,有黄、绿、白、红等颜色,有的可成为传染病源。传统中医对痰证的认识还要细致,痰证雏形起源于《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于《伤寒杂病论》,后世《诸病源候论》、《脾胃论》、《千金翼方》、《丹溪心法》、《景岳全书》等有大量实践医案和治法。

中医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要从痰治。明确了痰的三个主要部位:肺贮痰、脾生痰、肾为痰根,后人总结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

中医治痰,除了关注流动的外痰——有形之痰,还要深挖隐藏的内痰——无形之痰。痰饮随气而行,上可达巅顶,下可至足跟,内可伤脏腑、外可扰肌肤,几乎所有的大病怪病都离不开痰饮的捣乱,而且痰有“三大本事”:

1、与六邪相兼,化为风痰、火痰、热痰、寒痰、湿痰、燥痰,时间久了则化为老痰、顽痰、恶痰。

2、与脏腑相伴,入肺则咳、入脾胃则滞、入头颈则蒙、入心则悸、入肝则生热、入肾则疲,入大肠膀胱则生堵生泻。

3、与特殊部位相生,在络则肿,生成瘰疬,皮里膜外则乱,皮下颈部则结,还会阻住清窍,诱发大病。

针对痰饮的兴风作浪,中医有什么办法?讲7种常见的办法,多见于用药方化痰、涤痰、祛痰、豁痰等手段。

第一种,燥湿化痰

这是针对“脾为生痰之源”说的,脾阳不足,运化无力,气机阻遏则生水湿,此为湿痰。

症见胸脘沉闷,全身乏力,咳嗽,痰白清稀,舌苔白腻,舌有齿痕。

治法为健脾燥湿,药材有白术、苍术、茯苓、陈皮等,方剂是二陈汤、六君子汤等。

第二种,清肺涤痰

这是针对“肺为贮痰之器”说的,肺气虚,水道不畅,津液不能正常布输,停在肺络生乱生事,这叫“停痰宿肺”。

症见呼吸不畅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咽喉有异物感,舌苔白腻,气虚懒言等。

治法为理肺、温肺,药材有细辛、干姜、半夏、香附、厚朴、瓜蒌等,方剂很多,如小青龙汤、温胆汤、麻杏石甘汤等。

第三种,壮肾化痰

这是针对“肾为生痰之本”说的,肾阳虚制不住水,水泛为痰;肾阴虚火蹿升腾,水沸为痰。

肾阳虚和肾阴虚诱发的痰饮各不相同,前者清稀、后者浊白,而且各自伴有阳虚、阴虚的典型表现。

治法:肾阳虚用肾气丸、右归丸等,肾阴虚用左归丸、知柏地黄丸等。

第四种,清热涤痰

这是临床风热犯肺,肺失宣肃引起的问题,或者因肝火旺盛,上蹿扰肺而引起。

风热犯肺和肝火扰肺,都需要清热,但前者身热、便秘、痰色偏黄;后者口苦口干,面红咽痒,痰不易咳出。

治疗风热犯肺,可用清气化痰丸、泻心汤加大黄、黄连等,肝火扰肺,可用黄连温胆汤、泻白散等。

第五种,润燥消痰

病位在肺,未广泛波及其它脏腑,主要是寒热夹杂,气温忽热忽冷引起,入里化热,燥邪伤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症见咽喉肿痛、低热潮热、胸痛少食、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苔黄腻,脉细数。

治疗药材多见于麦冬、沙参、玉竹、知母、百合、百部、瓜蒌等,方子有沙参麦冬汤、知母瓜蒌散等。

第六种,软坚祛痰

痰郁痰瘀比较久,已生成瘰疬结节,这是肝胆气逆和痰浊郁结相伴出现的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

症见眩晕头痛、失眠烦躁、胸闷气促、咳吐黄痰、情志不畅、舌红苔黄或白腻,脉滑数。

治疗需祛痰和散结并重,考虑疏肝、理气、通络、解郁,药材有郁金、夏枯草、贝母、昆布、玄参、芒硝等,方子有消瘰丸、阳和汤。

第七种,开窍豁痰

这是痰迷心窍的表现,以老痰和顽痰多见,临床有意识不清、神志迷茫、精神抑郁、昏迷不醒、人事不知、喉咙有痰咳不出、手足震颤或不听使唤,口歪面瘫,舌苔白腻青紫,脉滑数。

痰阻清窍要辨证分热盛或湿盛、正邪和虚实,否则容易错治而延误时机,中医认为症状类似于中风,偏寒者用苏合香丸,偏热者用安宫牛黄丸,药材多见于石菖蒲、麝香、远志、皂荚等。

除了7种痰饮痰湿问题,临床还有幼童食积生痰、中青年肝风痉厥涌痰等症,所有的痰证不一定以单个症状出现,往往好几个夹杂在一起,所以要求越早治疗越主动,越抓住主证越快见效,对中医的能力水平是一个大检验。

总之,7种化痰、泻痰、祛痰的办法,是建立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的,多种症状混杂时要先治主证,用药需因人而异,仔细加减化裁,患者需遵医嘱用药。

标签: 中医 化痰 痰证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