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血管大户”被揪出!提醒中老年人:爱吃也要忍住嘴,建议了解
发布时间:2024-11-20 13:37 浏览量: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张大哥,炸鸡配啤酒吃得太多,小心血管‘堵车’啊!”一听这话,张国平差点踩错刹车。
他刚把车停在服装城门口,正准备下车,回头一看,居然是住在同一单元楼的王医生。
“王医生,这么巧?您也来买衣服?”张国平笑着打招呼。
“可不是嘛,今天降温了,我想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羽绒服。”王医生挥了挥手,顺势跟着张国平进了服装城。两人边逛边聊,从冬装聊到了饮食习惯。
“张大哥,我上次听你说,你特爱吃烧烤、油炸食品,还特别喜欢喝啤酒,是不是最近血压有点高啊?”王医生试探着问。
张国平今年54岁,是一名货车司机,平时跑长途工作辛苦,但嘴巴却相当挑剔。
他最喜欢的就是重口味的食物,比如炸鸡、烧烤,晚上一瓶啤酒下肚,更觉得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光。
最近,他确实觉得身体有些不对劲,总是头晕、胸闷,偶尔还有点心慌,但想着可能是年纪大了没精力了,也没当回事。
“唉,医生啊,不瞒您说,我这两天还真有点不舒服。您刚才说啥来着?炸鸡配啤酒会伤血管?”张国平放下手里的羽绒服,赶紧问道。
王医生点点头:“可不是嘛!这些东西好吃归好吃,但对中老年人的血管可不友好。要不,我跟你聊聊这些‘伤血管大户’,你回头也能注意点。”
张国平点点头,拖着王医生一边挑衣服一边听他讲。
王医生开口就说:“第一个‘伤血管大户’就是高盐食品,特别是咸菜、腌制食品,还有方便面调料包这些。”
张国平有点懵:“盐不就是调味吗?怎么还和血管扯上关系了?”
“当然有关系!”王医生解释道,“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吃多了会导致血液里的钠离子浓度升高,血管就会拼命收缩,这样血压就升高了。
长期下来,高血压会让血管内壁受到强大的压力,慢慢变厚变硬,最终导致动脉硬化。”
他继续说道:“咸菜、腌肉这些东西含盐量特别高,有的甚至一小碟就超过了5克盐,而我们一天的推荐盐摄入量才6克。
如果经常吃这些高盐食品,血管的负担肯定越来越重。”
为了让张国平重视,王医生举了个例子:“我们医院有个50岁的病人,特别爱吃腊肠和咸鱼,每顿饭离不开。
结果有一次他脑梗送来抢救,医生一查,他的血压长期稳定在180/110,已经是重度高血压了!”
张国平听得直咂舌,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少吃点咸菜:“王医生,那我平时吃饭少放点盐,总可以了吧?”
“对,少盐是关键!”王医生补充道,“平时可以用柠檬、香料来代替部分盐调味,既健康又不影响味道。”
王医生接着说道:“第二个‘大户’,就是你最爱的油炸食品,比如炸鸡、薯条、春卷这些。”
张国平挠了挠头:“这些东西不就是脂肪高点嘛,至于伤血管吗?”
“可不是简单的脂肪高!”王医生摇摇头,“油炸食品里不仅含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还容易产生反式脂肪。
这些脂肪进入血液后,会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增加,同时减少‘好胆固醇’。
坏胆固醇越多,越容易在血管壁上堆积形成斑块,时间长了就可能导致血管堵塞,诱发心梗或者脑梗。”
他特别补充:“而且反式脂肪还会增加体内的炎症水平,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为了让张国平警觉,王医生举了个病例:“我们医院有个病人,50多岁,爱吃炸鸡,一次能吃一整桶。
后来他总觉得胸闷气短,检查发现,他的冠状动脉堵了70%,差点要放支架!”
张国平听得冷汗直冒:“看来我得戒戒这炸鸡了,命重要!”
王医生点头:“是啊,想吃也别经常吃,偶尔解解馋可以,但一定要控制量。”
“第三个伤血管的,就是含糖饮料。”王医生继续说道,“比如可乐、奶茶、果汁饮料,这些喝着解渴,但含糖量惊人。”
张国平疑惑地问:“糖和血管又有啥关系?”
王医生耐心解释:“糖吃多了,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长期下来,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
高血糖不仅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还会致使血液黏稠,进而使血栓形成的概率增大。”
他补充道:“特别是奶茶这种,里面不仅含糖,还含大量的奶精和反式脂肪,双重作用下,血管的压力就更大了。”
王医生还举了个真实例子:“我接诊过一个年轻人,天天奶茶不离手,后来一次晨跑突然晕倒。
医生一查,他血糖长期处于高位,已经发展成了糖尿病前期,血管硬化程度和60多岁的人差不多。”
张国平叹了口气:“哎哟,这些甜的东西真是害人不浅啊!”
王医生看张国平听得认真,索性一口气讲了些具体建议:
少吃高盐食品: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可以多用天然香料如姜、蒜、胡椒粉来调味。
远离油炸食品:尽量选择蒸、煮、炖等低油烹饪方式,控制饱和脂肪的摄入。
戒掉含糖饮料:多喝白开水或不加糖的茶,避免喝含糖量高的饮品。
保持运动习惯:每天快走30分钟或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保护血管弹性。
定期体检: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血脂和血糖检查,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