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展出的禁止出境文物《人物龙凤帛画》
发布时间:2025-03-18 12:35 浏览量:7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 晚期#湖南博物院 藏#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前在@梅溪湖艺术博物馆 美的历程——湖湘文化艺术展 展出(3.23撤展,即将撤展,尽量去看[惊喜][惊喜][惊喜],距离上次展出也五六年了)纵31厘米,横22.5厘米拍的没有很清晰,但比网上图清晰一点[doge] 人物龙凤帛画以深褐色平纹绢为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帛画之一。采用线描设色技法,画面中心偏右下侧绘有一位高髻细腰的侧身妇人(图6),双手合掌于胸前,宽袖长裙曳地,袍服饰云状花纹,足踏弯月形物体 —— 或释为龙舟,或喻弯月。其右上方一只凤鸟(图7)高颈昂首,尾翎卷翘如火焰,双足腾跃似引魂飞升;左侧一条黄龙(图8、图9)伸脚卷尾,躯体弯屈如扶摇直上的云气。全图省略背景,仅以墨线勾勒与写意手法突出人物与龙凤:妇人神态庄重,朱唇淡颜,与动态的凤鸟龙身形成静动对比;凤羽飞动轻盈,龙身黑白相间,留白处营造出升天的空灵感,空间布局上以静态人物居中心留大量空白,动态物象置边缘显紧凑,达成楚艺术特有的和谐张力。 作为楚地 "魂幡" 的实物例证,这幅帛画印证了楚人 "魂升魄安" 的丧葬观念。据考证,妇人即墓主人形象,龙凤为引魂升天的使者 —— 这与 1973 年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并称先秦绘画双璧,共同确立了中国工笔人物画以线描为基、形神兼备的表现手法。不同于汉代马王堆 T 型帛画的三界叙事,战国帛画仅聚焦墓主人升天场景,既反映楚人 "敬鬼好祀" 的习俗,亦体现其 "以凤为图腾" 的文化特质:凤凰作为祝融氏化身,既是祖先象征,又是沟通天地的使者,而妇人细腰宽袖的服饰,正暗合楚地 "好细腰" 的审美风尚。 这幅帛画在1949 年陈家大山战国楚墓被盗掘后,经湖南古董商蔡季襄收藏。这位出身长沙的文物鉴赏家,1952 年在文物扣押事件后,不仅将包括此画在内的全部藏品捐献给国家,更参与湖南省博物馆筹建,主持修复四羊方尊并临摹帛画。1970 年代,因画面污秽导致的出国展览取消,促使省博在 1973 年将帛画送至故宫清洗。修复后因部分纹饰显现,一度被疑赝品,最终经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高汉玉鉴定,确认其 90% 以上的真实性 —— 当千年尘埃褪去,凤鸟足爪的细节、龙身的鳞纹与妇人裙裾的云气逐一清晰,证实了战国画师 "以形写神" 的技艺。如今这幅曾被误认为 "夔凤美女图" 的丝绢,不仅是中国人物画的源头之作,更以实物形态诉说着楚文化的生死观、图腾崇拜与艺术成就。 #文物 #博物馆 #艺术 #人物画 #楚国 #湖南 #帛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