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体检不做这5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发布时间:2025-03-29 13:21  浏览量:2

王大爷今年68岁,因为体检的事和家人闹了不小矛盾,按说这个年纪定期体检也是好事,但他却觉得这个年纪检不检查什么的,“无知者无畏”。

他儿子也劝过,这体检是预防,咱有病就治。但他每次都反驳“没必要花这冤枉钱,就是病了也不用你管”。

事实上,王大爷这种想法的老人还真不少,《2021中国银发人群体检现状数据报告》就曾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经常体检的占比不到13%,大多数老人不重视体检,甚至觉得体不体检“无所谓”。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老年人不愿意去医院做体检?其实站在老人角度考虑,其实也能理解。

一来是体检项目多,也有很多要求,加上医院科室分布复杂,单靠老人自己,可能搞不定,而且有些项目需要提前禁食或者用泻药,麻烦事不少;

二来体检花费不低,特别是一些专项检查,价格动辄过千,查不出什么的话,就白白浪费了,还不如省下来给家里人补贴一下。

再者说如果查出个什么病,自己心理压力也大,而且年纪上来了如果有大病,治疗意义也不大。一般身体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老人也不会主动要求检查。

但从长远健康方面考虑,体检对于老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要知道很多老人疾病,早期症状也不明显,如果不是体检,很难及时发现,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其次老人机能不断下降过程中,其它慢性病出现率也更高,通过体检,医生可以从老人整体身体情况,提供合适的调整或治疗方案;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老人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干预,从而预防发病风险;

老人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也可以减少对未知风险的不必要担忧,体检发生疾病后及时治疗干预,也可以减少疾病恶化风险,提高老人未来生活质量。

体检的项目有很多,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最该检查哪些项目?其实体检贵精不贵多,以下5个必要项目一定不能少。

1、三大常规

也就是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这三大常规,通过对血液成分、尿液和粪便颜色、形态以及其它指标数值,可以据此查出一些对应病因,预示可能的尿路及肾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良恶性肿瘤等风险。

2、胸部和腹部CT

60岁以后的老年人也是癌症高发群体,而且很多人即使有癌症早期也不明显,如果没有体检及时筛查,很可能会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腹部CT,预防可能的肿瘤风险。

3、肠镜

其实50岁以后,是很多肠道问题高发期,但是像息肉这些疾病,虽然没有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也不大,但长期不管可能会增加肠癌风险,其实很多肠癌患者早期有定期肠镜检查,其实可以避免肿瘤演变风险。

4、骨密度检查

骨骼疾病也是老人常见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萧梅芳曾建议,45岁以后建议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可以及时观测骨内钙质流失情况,发现骨质疏松的初期风险。

5、心脏检查

比如标准心电图检测,可以反映早期冠心病或者心梗迹象,老人心血管问题也是高发病症,如果经常出现心律失常、胸闷或气短,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监测评估。

很多人在选择体检套餐时,往往觉得多多益善,但这无形中也增加费用成本,而且有些不必要的检查,对于检查对象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如果你的体检套餐也有以下3项,可以省下这笔钱了。

1、儿童血钙检测

很多家长为了预防孩子缺钙问题,会在体检时加上一个血钙检测,实际上这个项目不能完全指示是否缺钙,而且缺钙状态下,人体的血清钙浓度也可能是正常的。

2、用X光片查肺癌

有些体检中心打着肺癌筛查的幌子,让老人再加一个X光片,实际上X光片对于肺癌筛查的意义不大,因为X光片分辨率低,检出率也差,胸部X光片能看出的肺癌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3、CT、红外线查乳腺癌

有些中心喜欢打着乳腺癌筛查名义,让女性增加CT、红外线乳腺癌检查等项目,但实际上,乳腺癌早期筛查做乳腺B超或者乳腺钼靶检查就够了。

当然具体需要做哪些项目,还需要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尤其是有家族遗传疾病史的人群,检查前应告知并咨询医师,是否需要针对性检查相关项目。

参考资料:

[1]《老年人体检主要查哪些项目,需要注意些什么》.中老年时报.2025-03-11.

[2]《父母体检最该查什么?这份检查清单一定给父母,体检不花冤枉钱!》 .健康时报.2024-05-30.

[3]《老年人体检主要查哪些项目,需要注意些什么 | 科普时间》.科普中国.2023-09-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