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黄金期!中老年牢记“3吃3动2不碰”,护肝健脾

发布时间:2025-04-04 19:29  浏览量:8

清明养生黄金期!中老年牢记“3吃3动2不碰”,护肝健脾,湿气全跑光

最近气温忽高忽低,早晚出门还得套件薄外套,中午太阳一晒又热得冒汗。这种天气对中老年人特别不友好,关节疼、没胃口、睡不好觉的人明显变多。其实清明前后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候,抓住这15天做好几件小事,一整年都能少生病。

1. 荠菜:疏肝明目还补钙
菜市场里带泥的野荠菜别嫌脏,这可是清明最该吃的“护肝菜”。它含的维生素C比橘子高,钙含量和牛奶差不多,特别适合眼睛干涩、腿脚抽筋的人。洗干净焯水后凉拌,或者切碎煮鸡蛋汤,味道清爽还能帮助降肝火。

2. 山药:健脾祛湿不胀肚
山药黏糊糊的汁液其实是好东西,能保护胃黏膜。早上用铁棍山药和薏米煮粥,喝完身上暖乎乎的,肚子也不会咕噜叫。要是懒得煮,直接蒸熟蘸蜂蜜当早餐,连续吃一周,上厕所都顺畅不少。

3. 香椿:提升食欲防春困
香椿芽买回来别直接炒,先用开水烫30秒,去掉亚硝酸盐更安全。切碎和豆腐拌着吃,或者炒鸡蛋特别香。肠胃弱的人一次别吃超过50克,容易反酸。

1. 上午9点晒太阳走路
别赶大早去晨练,等太阳出来再出门。沿着小区走20分钟,让后背晒得暖暖的,既能补阳气又能防骨质疏松。走路时甩开胳膊,对肩周炎有好处。

2. 下午3点做拉伸
看电视的时候别光坐着,站起来做几个简单动作:双手往上伸懒腰保持10秒,左右扭腰各15下。这些动作能放松僵硬的腰背,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3. 晚上7点泡脚
用艾草煮水泡脚,水位要没过脚踝。泡15分钟身体微微出汗就行,泡完赶紧擦干穿袜子。坚持一个月,晚上睡觉手脚不冰凉,起夜次数也少了。

1. 生冷海鲜伤脾胃
清明前后的生蚝、螃蟹虽然肥美,但寒性太重。中老年人吃了容易拉肚子,关节痛的人会更难受。实在想吃海鲜,选中午做葱烧带鱼或者蒜蓉蒸虾,搭配姜丝驱寒。

2. 竹笋咸菜引发旧病
腌了一冬天的咸菜、刚挖的春笋,看着新鲜其实很危险。这类“发物”容易诱发皮肤病、哮喘,有慢性病的千万别碰。想吃脆口的可以换成莴笋、芦笋,安全又营养。

1. 脖子腰腹要保暖
早晚出门戴条薄围巾,护住大椎穴能防感冒。腰不好的人穿高腰内裤,再贴个暖宝宝在命门穴(后腰正对肚脐的位置),一整天身上都热乎。

2. 情绪不好按虎口
扫墓后心里难受别憋着,用大拇指用力按揉合谷穴(虎口肌肉最高处)。左右各按3分钟,能缓解胸闷气短。平时容易着急的人,每天喝点玫瑰花茶也有帮助。

3. 家里定期熏艾草
连续阴雨天时,在客厅点燃艾条熏10分钟。不仅能除霉味,还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对鼻炎患者特别友好,呼吸顺畅了晚上睡得香。

特别提醒: 最近医院接诊了好多乱吃青团胃胀的老人,糯米做的点心一定要加热再吃,每次别超过1个。搭配山楂水或者普洱茶,能帮助消化不积食。有糖尿病的人可以选麦苗汁做的低糖青团,解馋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