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五高”危害大,这些预防方法你必须知道!

发布时间:2024-12-19 19:37  浏览量:2

有时候,生命比我们想象得更脆弱。

在寒冷的冬季,生命更是像一根紧绷的琴弦,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发出断裂的哀鸣。

冬至节气的到来,代表着我们已经迎来一年中最冷的时段。而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银装素裹、静谧祥和的季节,却暗藏杀机——中风。

中风的危害,不仅是它突如其来,常令人没有防备,更在于其导致的严重后果,从健全变为残缺,从鲜活变为枯槁。

也因此,珍惜生命,要从预防每一场可能的“风暴”开始。

统计调查显示,秋冬季节脑中风发病人群占全年发病人群近70%。而高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气温的急剧变化对中老年人的血管系统构成了严峻挑战。

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当我们从温暖的室内步入室外,血管在骤冷的环境中骤然收缩,血压也随之波动。这对于本就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无声的危机。

此外,冬季血液循环不畅也是中风的一大诱因。

低温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对于那些原本血粘稠度就偏高的中老年人,血液凝固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从而增加了缺血性脑中风(脑血栓)的发病率。

现代生活中,除了老年人,许多年轻人也因为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提早加入到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痛风的行列,成了中风的高危人群。

而中风之所以让人闻之色变,则是因为它的“五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高的特点。

也因此,中风被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CDC)冠以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的称号。

一旦发生中风,轻者可能留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影响行走、语言和思维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则可能危及生命。中风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而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小时。

在防治中风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邪入心包、痰迷心窍等原因造成的,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依据证候特点,中医会采用醒脑开窍,清热化痰等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安宫牛黄丸作为“凉开三宝”之一,在治疗中风属热闭证昏迷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安宫牛黄丸是一张历史悠久的名方,最早用于治疗外感热病中的急症。后来医家们逐渐发现,它在中风急救方面也有着卓越的表现,尤其适用于中风后出现高热神昏的患者。

安宫牛黄丸的药物组成复杂而精妙。其中,牛黄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双重功效,麝香则能开窍醒神,珍珠则能镇心安神,再配以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多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能够迅速缓解中风患者的症状,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但需要注意,安宫牛黄丸并非预防药物,而是针对急症的治疗药物。对于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以及体质偏热、舌质红、怕热的人群,可以在家中适量备药。但一旦出现中风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冬季预防中风,除了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切勿擅自停药或减量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不容忽视。

首先,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和颈部的保暖。出门时戴上帽子和围巾,避免温差过大导致血管收缩。其次,尽量避免摄入过多肥甘厚味的食物,减少饮酒量,保持清淡饮食。

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都能有效降低中风的风险。

最后,学会快速识别中风的症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总之,冬季是中风的高发期,老年人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让生命在冬日里依然如松柏长青般充满活力与生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