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可能影响寿命?医生提醒:人到中老年,午睡“三不要”得牢记
发布时间:2025-03-26 15:48 浏览量:4
在健康科普的道路上,我们始终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为大家带来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午睡是否会影响健康?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午睡似乎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习惯,但不正确的午睡方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那么,午睡到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小刘的父亲是一位退休工人,平时生活比较单调。一天中午,小刘出门前听到父亲说犯困,想睡个午觉。结果,小刘下午4点回到家时,父亲还在床上呼呼大睡。父亲迷迷糊糊地说:“哦,没事啊,我天天都这么睡的,不睡这么久根本起不来啊,没精神得很。”小刘有些担心地说:“爸,午睡不能睡这么久啊,你这白天睡这么长时间,晚上还睡得着吗?”父亲边起床边说:“是有些睡不着啊,这不是天天没事干,睡觉打发时间咯。”
小刘知道父亲心里有些落差,一时还无法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老年人接触新事物也比较难,所以父亲都用睡觉来消磨时间。小刘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提醒父亲:“我听别人说,午睡时间太长,会容易得高血压、中风这类的毛病啊,平时午睡时间还是缩短点吧,你这一睡都差不多四个小时了。”父亲说:“怎么可能啊,我睡个觉还睡出毛病来了,别听别人瞎说。”因为只是听别人说过,没有实际案例,小刘也不好再跟父亲争辩。
直到有一天,小刘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说父亲中风了,现在在医院里。小刘想到那天跟父亲说的话,心想着:“难道经常午睡真的会导致中风,这不可能吧。”小刘也难以置信,跑去询问医生是否因为午睡引发的疾病。医生说引发中风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不正确午睡可能是诱发中风的原因之一。
如今,学生、上班族、老人等大部分人群中午都会有一段空闲的时间用来午睡,大家都养成了午睡的习惯,不午睡可能下午都会没精神,但是谁又会想到午睡会影响寿命,还会引发疾病呢。午睡是否真的会影响寿命,我们午睡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午睡的知识。
午睡的双面性:一把双刃剑
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午睡也不例外。健康地午睡可以给人体带来很多好处,但像小刘父亲那样午睡时间过长,就会给人体带来伤害。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午睡起来后容光焕发,而有些人午睡后越发没精神。
午睡可以消除疲惫,缓解情绪。很多上班族从起床开始就没停止过脚步,一上午都在拼命工作,中午短暂的午睡时间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午睡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体、减轻疲劳、将上午烦躁、焦虑的情绪抛到脑后,也能养精蓄锐,为下午的工作做好准备。就像给疲惫的身心“充电”,让身体重新焕发生机。
午睡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在午饭后,由于消化系统发生作用,人们的生物钟会出现一次睡眠节律,所以大家在这个时候都会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时适当的午睡可以缓解这种状态,体内的淋巴细胞被刺激,免疫细胞随之被唤醒,活跃性增强。身心得到满足,也有效抵抗疾病的侵袭。午睡就像一场“免疫细胞的训练营”,让身体的防御系统更加坚固。
午睡可以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午睡后容易将之前记不住的事物或知识记起来,就好像许多碎片在脑子里,经过午睡时间的强化,碎片拼凑成了很多个图片。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教24名平均年龄为2岁的儿童学习单词,与没有午睡的儿童相比,经过短暂午睡时间的儿童们更容易记住单词。午睡就像给大脑“重启”,让记忆更加清晰。
午睡可以延缓衰老。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睡眠时间大幅度减少,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得皮肤暗黄、老化、松弛,这也加剧了人体的衰老。适当的午睡可以弥补熬夜缺失的睡眠时间,体内毒素在午睡时间排出,皮肤状态恢复,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衰老。午睡就像给皮肤“美容”,让身体从内到外焕发光彩。
午睡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曾对2.4万名成年人进行研究,发现午睡人群比不午睡人群死于心脏病的概率要大大降低。午睡的时候,人体调节能力处于平稳状态,激素分泌也保持稳定,从而减少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午睡就像给心血管系统“减压”,让身体更加健康。
但如果科学适当地午睡,好处将会多多。而错误的午睡则会出现一些坏处,对身体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午睡时间过长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从而诱导大家熬夜,出现入睡困难、失眠、焦虑的情况,晚上睡不着,第二天白天又会继续睡觉,长期这样下去,容易恶性循环,导致出现睡眠障碍、内分泌失调、精神不振等影响。而且午睡时间过长会让人体进入深睡眠状态,如果强行醒来,会出现更加疲惫、乏力,比之前更困的感觉。
经常午睡,并且午睡时间过长还会增高患高血压、脑卒中的风险。有研究表明,经常午睡人群要比不午睡人群患高血压概率要高出12%、脑卒中的概率要高出24%。所以小刘的父亲出现中风,午睡肯定是发病原因之一。
午睡的利与弊都给大家分析出来了。那很多人就会抱怨了,我们这么累,就等着中午睡觉呢,这么说大家以后都不敢睡了。我们可以午睡,只是要避免一些不正确的午睡行为,做到健康午睡。接下来就看一看有哪些午睡行为是不对的。
午睡“三不要”:避开这些“雷区”
饭后不要立马午睡。大家中午休息时间一般1-2个小时,所以都是抓紧时间吃完午饭就去睡觉,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刚吃完饭,食物还没开始消化,胃是处于比较饱满的状态,大量的血液流向胃,大脑供氧和血压都会下降。这时候睡觉,导致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气等症状,长期这样下去,容易形成胃病。而大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就像在胃里塞满了食物后立刻躺下,食物无法顺利消化,反而会“反攻”身体。
不要趴着午睡。大部分人群如学生、上班族,因为条件有限,都是用手枕着,趴在桌子上睡觉。由于姿势问题,大家都会有的感受就是手脚麻木,有时候会被麻醒,而且要很久才能缓过来。因为这是长时间趴着睡,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导致的。而且趴着睡,腰背部处于弓形状态,对脊柱的伤害很大,趴着睡还会减少大脑供血,睡醒后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像身体被“折叠”起来,血液无法顺畅流动。
睡醒后不要立马起床。睡醒后身体依旧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从睡眠到完全苏醒,人体需要一个缓冲的过程。如果突然起身,大脑供氧无法满足,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特别是老年人,突然起床容易站不稳,反应能力又没有年轻人那么强,就很容易摔倒,后果不堪设想。就像从黑暗中突然进入光明,眼睛需要时间适应,身体也需要时间从睡眠状态中“苏醒”。
午睡“三不要”我们了解了,怎样正确午睡也值得我们学习。
怎样健康午睡:掌握这些“小技巧”
首先,午睡环境很重要。最好选择安静的环境下入睡,周围没有声音,很容易睡着,提高了睡眠效率。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准备一副降噪耳机,能有效隔绝噪音。选择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睡觉,模仿夜晚睡觉环境,能更快入睡。还有空气要流通,不影响呼吸。在午睡时,还要注意温度,睡眠状态下人体发热能力下降,温度太低,容易感冒。在这些环境条件下午睡是非常舒适的,也能真正起到放松情绪、释放压力的作用。就像给身体打造一个“小避风港”,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午睡的姿势也同样重要。上面说到的趴着睡,容易对身体造成一系列伤害。条件允许下,最好可以在床上平躺或侧卧,血液循环流通到各个部位,身体各个部位没有受到压迫,醒来后也会比较舒适。当然许多上班族无法实现,可以购买颈枕、脚垫等助睡工具,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身体负担。就像给身体“减负”,让睡眠更加舒适。
其次,要严格控制午睡的时间,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午睡,就像小刘的父亲一样,自己不控制,也没有人提醒,才造成严重的后果。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最为合适。既达到了休息的目的,无形中也阻止了疾病的发生。吃完午饭后,可以进行10分钟左右的散步或按摩腹部来达到消食的效果。也可以选择少进食一些食物,避免出现消化不良、胃胀气等疾病。就像给身体设定一个“闹钟”,让午睡刚刚好。
除此之外,午睡后不急着立马起床,先让身体完全苏醒过来,再缓慢起床,活动活动四肢,再进入工作状态。老年人睡醒后最好有家人在身边,将老年人扶起来,在床头靠坐几分钟,放松身体,给血液流通充足的时间,之后将双腿下垂,稍等几分钟,再下床缓慢走路。就像给身体一个“缓冲区”,让身体从睡眠状态中平稳过渡。
午睡前做好准备工作,那将事半功倍。午睡带来的好处,相信我们按照上面方法午睡时也领悟到了。
谁能想到普通存在的午睡,其中也有这么大的学问。不正确的午睡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我们在午睡时需要注意,一定要科学正确地午睡,那样午睡才真正有意义。如果小刘的父亲能够正确午睡,相必他患脑卒中的风险也会低一些。所以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学习到午睡的相关知识,在以后的午睡中都利用起来,使午睡好的效果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