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做个好婆婆

发布时间:2025-03-11 22:34  浏览量:8

"妈,慧慧说想吃您做的腌笃鲜。"电话里儿子的声音带着试探,"她最近总念叨这口,我试了三次都没调出那个味。"

林秀芳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厨房案板上的面团还没揉匀。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刺耳,她盯着水池里泡发的笋干,喉咙发紧:"行,妈明天就过去。"

电话挂断的瞬间,她听见老伴在堂屋咳了两声。这位种了三十年茶园的老汉正蹲在门槛上修竹筛,竹篾在他粗糙的指节间翻飞:"要不我陪你去?"

"不用。"林秀芳扯下围裙擦手,"你得盯着茶园,新茶马上要上市了。"她转身时,目光扫过墙角那个褪色的搪瓷缸,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晒干的紫苏叶,那是去年儿媳来老家时赞过的东西。

第二天清晨,林秀芳背着竹篓挤上城乡巴士。篓子里除了换洗衣物,还有两罐腌笃鲜的配料:家养的咸肉、去年晒的笋干、自家酿的绍酒。她特意用棉纸把陶罐裹了三层,生怕路上颠簸碎了。

儿子的小区在城西,电梯门打开时,林秀芳闻到了熟悉的栀子花香。儿媳慧慧正倚在玄关的鞋柜旁,孕肚已经显形,手里攥着块姜糖:"妈,路上热不热?"

"不热。"林秀芳忙不迭放下竹篓,"你快坐下,别站着。"她伸手想扶,又怕唐突,悬在半空的手最后落在了慧慧肩上。

头三天,林秀芳过得小心翼翼。她摸清了慧慧的口味:喜酸辣厌油腻,早餐要配现磨豆浆,饭后得吃颗蜜饯。每天天不亮她就去早市,挑最新鲜的鲫鱼,回家后用牙刷细细刷净鱼腹里的黑膜。

"妈,您别这么累。"慧慧看着她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现在有洗碗机,衣服也有洗衣机。"

林秀芳把焯过水的鲫鱼放进砂锅:"机器哪有手洗得干净?"她舀了勺绍酒沿锅边淋下,白雾腾起时,恍惚想起自己怀儿子那年,婆婆也是这样在灶台前忙碌。

周末亲家母来送月子服,林秀芳正在阳台上晾尿布。透过纱窗,她听见客厅里传来慧慧的笑声:"妈,您看我给孩子织的小毛衣。"亲家母的声音温温柔柔:"颜色选得真好看,比我织的强多了。"

林秀芳攥着尿布的手微微发颤,转身时额头撞上了晾衣杆。吃晚饭时,她特意多盛了半碗饭,却怎么也咽不下去。慧慧夹了块糖醋排骨放进她碗里:"妈,您多吃点。"

"嗯。"林秀芳含糊应着,筷子尖戳着碗底的米粒。她想起自己带来的紫苏叶还在竹篓里,亲家母走时会不会看见?会不会觉得乡下人寒酸?

变故发生在周三傍晚。林秀芳炖着乌鸡汤,慧慧突然捂着肚子呻吟起来。儿子出差在外,她手忙脚乱地翻出孕妇手册,照着上面的紧急电话拨过去。急救车的鸣笛声刺破暮色时,她才发现自己连拖鞋都没穿。

好在虚惊一场。产房外,亲家母红着眼眶攥着她的手:"秀芳,多亏你在。"林秀芳木木地摇头,掌心还残留着慧慧挣扎时抓出的指甲印。

那天夜里,林秀芳守在病房外的长椅上。走廊的灯光惨白,她从口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汇款单——儿子上个月给的家用。手指抚过上面的数字,她突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抱着高烧的儿子在诊所门口借钱的场景。

"妈,您回去睡会儿吧。"慧慧不知何时站在她面前,护士服下的孕肚依然显眼,"医生说观察两天就好。"

林秀芳慌忙把汇款单塞回口袋:"我不累。"她站起身时膝盖发麻,踉跄着差点摔倒。慧慧眼疾手快扶住她,林秀芳闻到了儿媳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纺织厂晕倒,也是这样的气味。

出院那天,林秀芳在厨房发现了那罐紫苏叶。玻璃罐擦得锃亮,里面泡着晶莹的蜜饯,标签上写着"给妈妈的话梅"。慧慧从身后环住她:"妈,谢谢您。"

林秀芳鼻子发酸,指着罐底的沉淀物:"这是......"

"是您带来的紫苏叶,我加了甘草和冰糖。"慧慧把下巴搁在她肩上,"小时候我总生病,我妈说紫苏能驱寒。"

林秀芳突然想起,慧慧坐月子时总说脚冷。她连夜翻出陪嫁的蓝布,纳了双棉袜。针脚歪歪扭扭的,像爬满了蚂蚁。

"妈,这袜子真暖和。"慧慧坐月子时穿着它,脚腕上还缠着亲家母给的红绳,"比羊绒袜舒服多了。"

林秀芳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欣慰。她把熬好的月子汤端到床前,蒸汽模糊了眼镜片。朦胧中,她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抱着儿子,在油灯下缝补衣裳。

满月酒那天,亲家母带来了自己酿的葡萄酒。林秀芳特意炒了盘紫苏拌黄瓜,清脆的口感让满堂喝彩。慧慧举着酒杯站起来:"感谢妈妈们的付出。"

林秀芳端着茶碗的手微微发抖,茶汤荡出涟漪。她想起自己母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要当个好婆婆。"如今她终于明白,好婆婆不是一味隐忍,而是用双手接住生活的温度。

深夜,林秀芳在厨房收拾碗筷。月光透过纱窗洒在料理台上,那罐紫苏蜜饯泛着琥珀色的光。她摸出手机给老伴发语音:"老周,明天你带些新茶来,慧慧说想尝尝。"

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变得温柔,林秀芳哼着年轻时的采茶调,把最后一只碗擦干。她知道,这个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