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给兄嫂送肉,见其衣裙扣子系错,他悄悄拔出屠刀

发布时间:2025-03-19 18:26  浏览量:5

错扣奇缘

在那远古的年代,天下分九州,而咱今儿个要说的这地界儿,名曰云隐州,地处华夏之南,山川壮丽,云雾缭绕,颇有几分仙气儿。

云隐州里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名叫柳河村,村里住着户人家,姓李,老李头儿膝下俩儿子,老大叫李大山,老二叫李二河。

这哥俩性情迥异,大山憨厚稳重,二河机灵俏皮,却都是孝顺爹娘的好孩子。

且说这年冬天,格外寒冷,大雪封门,滴水成冰。

老李头儿因病卧床不起,嘴里总念叨着想吃点儿肉,解解馋。

大山一听,心里跟刀割似的,家里穷得叮当响,哪儿来的肉啊?

可孝心驱使,他决定上山打猎,碰碰运气。

二河见哥哥执意要去,便说:“哥,我跟你一块儿去,多个人多份力量。”大山摇摇头:“不行,你得在家照顾好爹,我一个人能行。”说完,背着弓箭,踏着没膝深的雪,咯吱咯吱地上山了。

大山在山林里转悠了大半天,连根兔毛都没见着,正当心灰意冷之时,突然,一只獐子从灌木丛中窜了出来,大山眼疾手快,一箭射出,正中獐子要害,獐子应声倒地。

大山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忙上前收拾干净,背着獐子就往家赶。

到家时,天色已晚,二河早已生好了火,屋里暖洋洋的。

兄弟俩忙活着炖了獐子肉,香气四溢,老李头儿吃了几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直夸俩儿子孝顺。

第二日,大山想着,这獐子肉还剩不少,不如给新娶嫂子的哥哥送去些,也让嫂子尝尝鲜。

于是,他割下一块好肉,用荷叶包好,提着就往大哥家走。

大哥家住村东头,隔了几户人家,不一会儿就到了。

大山敲了敲门,不多时,门吱呀一声开了,嫂子翠花站在门口,一脸惊喜:“哟,是大山啊,快进来坐。”

大山进了屋,见大哥大山不在,便问:“大哥呢?”翠花说:“他去镇上买些东西,估摸着快回来了。

你先坐会儿,我给你倒杯水。”大山把荷叶包放在桌上,说:“不用了嫂子,我就是来给你们送点儿肉,爹说这獐子肉可香了,让你们也尝尝。”翠花感激地说:“大山,你总是这么贴心,快进来暖和暖和。”

大山进屋坐下,环视四周,只见屋内干净整洁,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颇有几分雅致。

翠花端来一杯热茶,放在大山面前,大山接过,喝了一口,暖意涌上心头。

他注意到翠花今日穿着一袭淡蓝色的衣裙,清新脱俗,只是那衣裙的扣子似乎系错了,歪歪扭扭的,显得有些不协调。

大山心里纳闷,嫂子平时挺细心的,今儿个怎么连个扣子都系不好?

正当大山想开口提醒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大山忙站起身,只见大哥大山扛着一袋粮食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笑容:“大山,你咋来了?

快来看看,我今儿个在镇上买了些好粮食,咱们可以多吃几顿饱饭了。”大山笑着迎了上去:“哥,我给你送肉来了,爹说这獐子肉可香了。”大山一听,高兴得直拍大腿:“好小子,有孝心!”

兄弟俩寒暄了几句,便开始忙活起来,准备中午吃顿好的。

翠花也忙着去厨房帮忙,大山见嫂子走远了,悄悄拉过大哥,低声说:“哥,我发现嫂子今儿个的衣裙扣子系错了,你看是不是提醒她一下?”大山一听,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大山啊大山,你可真细心,不过这事儿你别管,自有我的道理。”大山一听,心里更纳闷了,但见大哥不愿多说,也就不再多问。

午饭时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獐子肉,喝着自家酿的米酒,好不快活。

饭后,大山本想再待会儿,但想着爹还在家,便起身告辞。

大哥大山送他到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山,你回去好好照顾爹,有啥事儿尽管来找我。”大山点点头,踏上了回家的路。

且说大山走后,大山关上门,回到屋里,见翠花正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根针线,正低头缝补着什么。

大山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搂住翠花,温柔地说:“花儿,今儿个那扣子的事儿,你为啥不让我告诉大山?”翠花放下手中的针线,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大山,这事儿我本不想让你知道,可既然你问了,我也就不再瞒你。”

原来,翠花前几日去镇上赶集,回来时天色已晚,不慎在山林里迷了路。

正当她惊慌失措之时,遇到了一位白衣女子,那女子面容清秀,宛若天仙下凡。

女子见翠花迷路,便将她领出了山林,还告诉她一个秘密:“你命中注定有一劫,七日内必有血光之灾,若想破解,需在七日内穿一件扣子系错的衣裙,方可逢凶化吉。”翠花一听,吓得魂飞魄散,忙问如何是好。

女子从怀中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递给翠花:“此乃避邪珠,你将它缝在衣裙内侧,记住,七日内不得让任何人发现扣子系错,否则前功尽弃。”翠花感激涕零,接过珠子,按照女子的吩咐,缝在了衣裙内侧。

大山听完,心中五味杂陈,既为妻子的遭遇担忧,又为她的坚强所感动。

他紧紧握住翠花的手:“花儿,别怕,有我在,咱们一定能度过难关。”翠花依偎在大山怀里,泪水无声滑落。

转眼间,七日之期已到,翠花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这劫数是否已过。

这日,她穿着那件扣子依旧系错的衣裙,在家中做家务。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翠花心中一紧,忙去开门。

只见门外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持拐杖,气宇轩昂。

老者见翠花开门,微微一笑:“夫人可是翠花?”翠花一愣,点头称是。

老者接着说:“我乃云游四方的道士,前几日在山林中偶遇一位仙子,她托我给你带句话,说你命中的劫数已过,从此往后,将一生平安。”说完,老者从怀中掏出一本古籍,递给翠花:“此乃《避邪宝典》,你且收好,日后或有所用。”翠花接过宝典,感激不尽,忙请老者进屋喝茶。

老者却摆摆手:“不必了,夫人保重,贫道告辞。”说完,转身离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翠花望着老者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她回到屋里,将这事儿告诉了大山。

大山听后,也是惊讶不已,忙翻开那本《避邪宝典》,只见书中记载着各种驱邪避凶之法,神奇异常。

夫妻二人知道,这是仙子对他们的恩赐,定要好好珍惜。

且说这事儿过了没多久,村里便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那日,村西头的老张家突然起了大火,火势凶猛,迅速蔓延。

村民们纷纷赶来救火,却无奈火势太大,根本无法靠近。

正当大家焦急万分之时,天空中突然飘来一朵五彩祥云,云上站着一位白衣女子,正是那日救翠花出山林的那位仙子。

仙子手持一把玉扇,轻轻一扇,顿时狂风大作,火势瞬间被扑灭。

村民们惊讶不已,纷纷跪倒在地,感谢仙子救命之恩。

仙子微微一笑,说道:“诸位不必客气,此乃天数,我不过略施小法罢了。”说完,仙子转身欲走,突然,她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了人群中的翠花身上。

翠花感受到仙子的目光,心中一紧,忙上前几步,跪倒在地:“仙子救命之恩,翠花永生难忘。”仙子微微一笑:“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却也因祸得福,得遇宝典,日后定要勤加修炼,造福苍生。”说完,仙子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天际。

翠花望着仙子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仙子的恩赐,定要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福气。

从此往后,翠花更加勤奋地修炼《避邪宝典》中的法术,不仅保护了自己和家人,还时常帮助村里的乡亲们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成了村里人人尊敬的女神。

而大山呢,也因为这事儿对翠花更加疼爱有加,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日子越过越红火。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夫妻二人便会坐在窗前,回忆起那段离奇的经历,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幸福。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遇到了那位仙子,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这事儿在柳河村传为佳话,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翠花和大山都会微笑着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幸福。

而那段离奇的经历,也成了他们心中最宝贵的回忆,永远铭记在心。

在那远古的年代,天下分九州,而咱今儿个要说的这地界儿,名曰云隐州,地处华夏之南,山川壮丽,云雾缭绕,颇有几分仙气儿。

云隐州里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名叫柳河村,村里住着户人家,姓李,老李头儿膝下俩儿子,老大叫李大山,老二叫李二河。

这哥俩性情迥异,大山憨厚稳重,二河机灵俏皮,却都是孝顺爹娘的好孩子。

且说这年冬天,格外寒冷,大雪封门,滴水成冰。

老李头儿因病卧床不起,嘴里总念叨着想吃点儿肉,解解馋。

大山一听,心里跟刀割似的,家里穷得叮当响,哪儿来的肉啊?

可孝心驱使,他决定上山打猎,碰碰运气。

二河见哥哥执意要去,便说:“哥,我跟你一块儿去,多个人多份力量。”大山摇摇头:“不行,你得在家照顾好爹,我一个人能行。”说完,背着弓箭,踏着没膝深的雪,咯吱咯吱地上山了。

大山在山林里转悠了大半天,连根兔毛都没见着,正当心灰意冷之时,突然,一只獐子从灌木丛中窜了出来,大山眼疾手快,一箭射出,正中獐子要害,獐子应声倒地。

大山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忙上前收拾干净,背着獐子就往家赶。

到家时,天色已晚,二河早已生好了火,屋里暖洋洋的。

兄弟俩忙活着炖了獐子肉,香气四溢,老李头儿吃了几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直夸俩儿子孝顺。

第二日,大山想着,这獐子肉还剩不少,不如给新娶嫂子的哥哥送去些,也让嫂子尝尝鲜。

于是,他割下一块好肉,用荷叶包好,提着就往大哥家走。

大哥家住村东头,隔了几户人家,不一会儿就到了。

大山敲了敲门,不多时,门吱呀一声开了,嫂子翠花站在门口,一脸惊喜:“哟,是大山啊,快进来坐。”

大山进了屋,见大哥大山不在,便问:“大哥呢?”翠花说:“他去镇上买些东西,估摸着快回来了。

你先坐会儿,我给你倒杯水。”大山把荷叶包放在桌上,说:“不用了嫂子,我就是来给你们送点儿肉,爹说这獐子肉可香了,让你们也尝尝。”翠花感激地说:“大山,你总是这么贴心,快进来暖和暖和。”

大山进屋坐下,环视四周,只见屋内干净整洁,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颇有几分雅致。

翠花端来一杯热茶,放在大山面前,大山接过,喝了一口,暖意涌上心头。

他注意到翠花今日穿着一袭淡蓝色的衣裙,清新脱俗,只是那衣裙的扣子似乎系错了,歪歪扭扭的,显得有些不协调。

大山心里纳闷,嫂子平时挺细心的,今儿个怎么连个扣子都系不好?

正当大山想开口提醒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大山忙站起身,只见大哥大山扛着一袋粮食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笑容:“大山,你咋来了?

快来看看,我今儿个在镇上买了些好粮食,咱们可以多吃几顿饱饭了。”大山笑着迎了上去:“哥,我给你送肉来了,爹说这獐子肉可香了。”大山一听,高兴得直拍大腿:“好小子,有孝心!”

兄弟俩寒暄了几句,便开始忙活起来,准备中午吃顿好的。

翠花也忙着去厨房帮忙,大山见嫂子走远了,悄悄拉过大哥,低声说:“哥,我发现嫂子今儿个的衣裙扣子系错了,你看是不是提醒她一下?”大山一听,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大山啊大山,你可真细心,不过这事儿你别管,自有我的道理。”大山一听,心里更纳闷了,但见大哥不愿多说,也就不再多问。

午饭时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獐子肉,喝着自家酿的米酒,好不快活。

饭后,大山本想再待会儿,但想着爹还在家,便起身告辞。

大哥大山送他到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山,你回去好好照顾爹,有啥事儿尽管来找我。”大山点点头,踏上了回家的路。

且说大山走后,大山关上门,回到屋里,见翠花正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根针线,正低头缝补着什么。

大山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搂住翠花,温柔地说:“花儿,今儿个那扣子的事儿,你为啥不让我告诉大山?”翠花放下手中的针线,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大山,这事儿我本不想让你知道,可既然你问了,我也就不再瞒你。”

原来,翠花前几日去镇上赶集,回来时天色已晚,不慎在山林里迷了路。

正当她惊慌失措之时,遇到了一位白衣女子,那女子面容清秀,宛若天仙下凡。

女子见翠花迷路,便将她领出了山林,还告诉她一个秘密:“你命中注定有一劫,七日内必有血光之灾,若想破解,需在七日内穿一件扣子系错的衣裙,方可逢凶化吉。”翠花一听,吓得魂飞魄散,忙问如何是好。

女子从怀中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递给翠花:“此乃避邪珠,你将它缝在衣裙内侧,记住,七日内不得让任何人发现扣子系错,否则前功尽弃。”翠花感激涕零,接过珠子,按照女子的吩咐,缝在了衣裙内侧。

大山听完,心中五味杂陈,既为妻子的遭遇担忧,又为她的坚强所感动。

他紧紧握住翠花的手:“花儿,别怕,有我在,咱们一定能度过难关。”翠花依偎在大山怀里,泪水无声滑落。

转眼间,七日之期已到,翠花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这劫数是否已过。

这日,她穿着那件扣子依旧系错的衣裙,在家中做家务。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翠花心中一紧,忙去开门。

只见门外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持拐杖,气宇轩昂。

老者见翠花开门,微微一笑:“夫人可是翠花?”翠花一愣,点头称是。

老者接着说:“我乃云游四方的道士,前几日在山林中偶遇一位仙子,她托我给你带句话,说你命中的劫数已过,从此往后,将一生平安。”说完,老者从怀中掏出一本古籍,递给翠花:“此乃《避邪宝典》,你且收好,日后或有所用。”翠花接过宝典,感激不尽,忙请老者进屋喝茶。

老者却摆摆手:“不必了,夫人保重,贫道告辞。”说完,转身离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翠花望着老者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她回到屋里,将这事儿告诉了大山。

大山听后,也是惊讶不已,忙翻开那本《避邪宝典》,只见书中记载着各种驱邪避凶之法,神奇异常。

夫妻二人知道,这是仙子对他们的恩赐,定要好好珍惜。

且说这事儿过了没多久,村里便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那日,村西头的老张家突然起了大火,火势凶猛,迅速蔓延。

村民们纷纷赶来救火,却无奈火势太大,根本无法靠近。

正当大家焦急万分之时,天空中突然飘来一朵五彩祥云,云上站着一位白衣女子,正是那日救翠花出山林的那位仙子。

仙子手持一把玉扇,轻轻一扇,顿时狂风大作,火势瞬间被扑灭。

村民们惊讶不已,纷纷跪倒在地,感谢仙子救命之恩。

仙子微微一笑,说道:“诸位不必客气,此乃天数,我不过略施小法罢了。”说完,仙子转身欲走,突然,她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了人群中的翠花身上。

翠花感受到仙子的目光,心中一紧,忙上前几步,跪倒在地:“仙子救命之恩,翠花永生难忘。”仙子微微一笑:“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却也因祸得福,得遇宝典,日后定要勤加修炼,造福苍生。”说完,仙子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天际。

翠花望着仙子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仙子的恩赐,定要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福气。

从此往后,翠花更加勤奋地修炼《避邪宝典》中的法术,不仅保护了自己和家人,还时常帮助村里的乡亲们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成了村里人人尊敬的女神。

而大山呢,也因为这事儿对翠花更加疼爱有加,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日子越过越红火。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夫妻二人便会坐在窗前,回忆起那段离奇的经历,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幸福。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遇到了那位仙子,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这事儿在柳河村传为佳话,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翠花和大山都会微笑着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幸福。

而那段离奇的经历,也成了他们心中最宝贵的回忆,永远铭记在心。

这一年,柳河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乡亲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翠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如果再不想办法,乡亲们恐怕就要饿肚子了。

于是,她决定施展法术,祈求上天降雨。

那日,翠花沐浴更衣,焚香祷告,手持玉扇,站在村头的空地上,口中念念有词。

不一会儿,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紧接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滋润着干渴的大地。

乡亲们见状,纷纷欢呼雀跃,感谢翠花的大恩大德。

翠花看着乡亲们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然而,这事儿却惹恼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

原来,那日翠花施展法术,惊动了东海龙王,龙王以为有人敢在他的地盘上兴风作浪,便派三太子前来查看。

三太子一见是翠花这个凡人在施展法术,顿时火冒三丈,心想:“一个小小的凡人,竟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真是活腻了!”于是,他决定给翠花点颜色瞧瞧。

这日,翠花正在家中绣花,突然,门外传来一阵狂风,紧接着,一条巨大的青龙从天而降,落在了翠花家的院子里。

翠花抬头一看,只见青龙双眼如炬,口吐人言:“大胆凡人,竟敢在本太子的地盘上施展法术,今日若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还真以为自己是神仙了!”翠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她知道,这事儿惹麻烦了。

但她并不害怕,而是镇定自若地说:“龙太子息怒,小女子施展法术,实属无奈之举,只因村里遭遇大旱,乡亲们生活陷入困境,小女子才出此下策,望龙太子网开一面,饶了小女子吧。”

三太子一听,哈哈大笑:“饶了你?

哼,没那么容易!

今日若不让你尝尝我的厉害,你还真不知天高地厚!”说完,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向翠花扑来。

翠花见状,忙从怀中掏出《避邪宝典》,口中念念有词,只见宝典中飞出一道金光,将翠花紧紧包裹起来。

三太子一见,大吃一惊,忙停下脚步,不敢贸然进攻。

就在这时,大山闻讯赶来,一见此情此景,忙拔出腰间的屠刀,大喊一声:“龙太子,你休要伤害我娘子!”说完,就要向三太子砍去。

三太子一见,怒喝一声:“大胆凡人,竟敢跟本太子动手,活得不耐烦了!”说完,张开爪子,向大山拍去。

大山一闪身,躲过了三太子的攻击,但屠刀却被三太子用爪子打飞了出去。

翠花见状,心中焦急万分,她知道,凭自己和大山的力量,根本不是三太子的对手。

于是,她决定再次施展法术,祈求上天相助。

她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天空中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龙太子,休要伤害无辜,速速退去!”三太子一听,心中一惊,忙抬头向天空中望去,只见一朵五彩祥云飘来,云上站着一位白衣仙子,正是那日救翠花出山林的那位仙子。

三太子一见仙子,忙收起嚣张的气焰,躬身行礼:“仙子在上,小龙有礼了。”仙子微微一笑:“龙太子,你可知罪?”三太子一愣:“小龙何罪之有?”仙子说:“你身为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本应造福苍生,却为何为难一个凡人?”三太子一听,忙辩解道:“仙子有所不知,这个凡人擅自施展法术,惊动了小龙,小龙这才前来查看。”仙子说:“她施展法术,实属无奈之举,只因村里遭遇大旱,乡亲们生活陷入困境,她才出此下策。

你身为神仙,本应体恤民情,却为何蛮横无理,为难一个凡人?”

三太子一听,哑口无言,忙低头认错:“仙子教训的是,小龙知错了,这就退去。”说完,化作一道青烟,消失在天际。

仙子见三太子退去,微笑着对翠花和大山说:“你二人不必害怕,日后若有难处,尽管来找我。”说完,也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天际。

翠花和大山望着仙子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仙子的恩赐,定要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福气。

从此往后,夫妻二人更加勤奋地劳作,不仅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还时常帮助村里的乡亲们解决各种困难。

而翠花呢,也时常修炼《避邪宝典》中的法术,保护着自己和家人,成了村里人人尊敬的女神。

这事儿在柳河村传为佳话,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翠花和大山都会微笑着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幸福。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遇到了那位仙子,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岁月悠悠,转眼间,翠花和大山已经步入了晚年。

他们的儿子女儿也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

每当逢年过节,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翠花和大山坐在炕头,看着儿孙满堂,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仙子的恩赐,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那位仙子呢,也时常在云游四海的过程中,关注着翠花和大山一家的生活。

每当她看到他们过得幸福美满,心里也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相守,共同度过了这一生。

如今,柳河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翠花和大山的故事却一直被村民们传颂着。

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老人们就会围坐在篝火旁,给孩子们讲述那段离奇而又感人的故事。

而孩子们呢,也会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神奇的世界之中。

故事讲完了,篝火也渐渐熄灭了。

但翠花和大山的故事却像一盏明灯,永远照亮着村民们的心灵。

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有勇气,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位仙子的恩赐和命运的安排。

让我们共同祝愿翠花和大山一家永远幸福美满,也祝愿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