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更长寿?医生坦言:中老年人常做3种运动,或长寿又防病
发布时间:2025-03-25 17:13 浏览量:5
参考文献:
1.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4年第43卷第2期,《适度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影响研究》
2.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第42卷第5期,《不同强度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临床观察》
腿脚不勤快反倒能活得更久?这话乍一听像是懒汉们给自己找的借口,却不曾想,现代医学研究还真给这帮整天喊着"多休息"的主儿撑了腰!
老祖宗常说"小病不治,大病难医",如今医者们更是直言:中老年人养生贵在适度,过犹不及。
那些天天操劳、拼命锻炼的人,不一定比悠闲自在、讲究方法的"聪明人"活得长。今日,咱们就来道一道,究竟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才能让人既不显懒散,又能延年益寿?
世间百态,人各有志。
不少老年人一退休就钻进了广场舞和太极拳的队伍,也有人喜欢独自漫步于林间小道,更有甚者宁愿宅在家中,只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动作。谁是智者?谁又在浪费生命?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指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亿,占总人口的18.7%。而在这庞大的老年群体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37.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适度运动可使老年人全因死亡率降低30%,这一数字着实令人瞠目。
话不多说,咱们今天就来细细道来这三种"懒人运动",看看为何医生们都推荐中老年人多多为之。
其一,慢行散步,行气活血
古人云:"行走千步,胜吃良药"。
散步看似简单,实则大有门道。《黄帝内经》中记载:"久行伤筋",意为过度行走会损伤筋脉;但若完全不动,又会导致气血瘀滞,百病丛生。
如何折中?答案是——慢行散步。
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张主任曾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每天坚持30-45分钟慢节奏散步的老年人,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不运动者低52%。
这可不是小数目!散步时速控制在3-4公里/小时,相当于说话不喘的程度,此谓"慢行"。
有个老把式跟我说:"医生啊,我年轻时拼命干活,现在腿脚不好使了,走两步就喘,这可咋整?"我给他的建议是:先在家门口转两圈,能走多远走多远,切勿勉强。
慢慢增加时间和距离,一周后他已能悠哉走上二十分钟不喘气。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经络遍布全身,而足部集中了多条重要经络的穴位。散步时脚掌与地面的自然按摩,恰能刺激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尤其是在松软的土地或草地上行走,更能起到"按摩足三里"的作用。
其二,太极缓动,动中求静
太极拳被誉为"动中之静,静中之动",是中华武学与养生学的完美结合。
不少老人觉得太极拳动作繁复,学起来费力,其实大可不必拘泥于完整套路,只需掌握其中几个基本动作,日常练习亦可收益匪浅。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科李教授在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中证实:坚持练习简化太极动作的老年人群,其平衡能力提升了43%,跌倒风险降低了60%,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人的认知功能衰退速度也比对照组慢了32%。
记得有位王老先生,七十有二,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
他每日清晨只做"云手"、"野马分鬃"等几个简单的太极动作,坚持三年后,不仅血压平稳,血糖控制良好,连多年的失眠问题也得到改善。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太极拳的缓慢动作与均匀呼吸相结合,恰似"引气归元,行气血于经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这种缓慢运动能有效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血压血糖,同时提高心肺功能。
其三,坐式伸展,活络筋骨
"懒"到极致者,连出门都嫌麻烦。医者也不强求,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对于这类人,坐式伸展运动便成了不二之选。
坐式伸展,顾名思义,就是坐着做的伸展运动。古籍《养生论》中有云:"久坐伤肉,久卧伤气",可见单纯久坐之害。
但若在坐下时加入适当伸展,便能化害为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病科吴教授研发的"龙华十二式"坐式伸展操,在全国多地养老机构推广后取得显著效果。
数据显示,坚持三个月的老年人,上肢活动范围增加28%,下肢肌力提升17%,最关键的是,这种简单运动大大降低了老年人因久坐不动导致的深静脉血栓风险。
我门诊曾遇一位八旬老太,因膝关节疼痛无法站立行走,长期卧床,导致全身机能迅速下降。我教她每天在床上或轮椅上做简单的伸展动作:转头、旋肩、摆臂、屈伸膝关节等,坚持两个月后,她竟能在家人搀扶下短距离行走了!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经络如同水渠,久不疏通则淤塞不通。坐式伸展恰如"小疏通",虽不及大运动之功效,但胜在便捷可行,尤其适合行动不便的老人。
西医研究也证实,即使是微小的肌肉活动,也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维持关节灵活度。
说到此处,想必各位看官已心中有数:所谓"懒人更长寿",并非倡导真正的懒惰不动,而是反对那种盲目追求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方式。
正所谓"过犹不及",尤其对中老年人而言,适度、持续、科学的运动才是延年益寿的不二法门。
实则,真正的高明之道在于顺应自然,量力而行。
如《道德经》所言:"道法自然",养生亦应如此。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才是明智之举。
虚不受补,实不受泻,阴阳调和,方为上策。
总而言之,无论是散步、太极还是坐式伸展,都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二是持之以恒,贵在坚持;三是因人而异,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如此坚持,何愁不能延年益寿,防病祛疾?
正如古人所言:"不妄作劳,养气如金"。
与其盲目追求大汗淋漓的运动效果,不如聪明地选择这"懒人三式",小步慢行,太极缓动,坐式伸展,日积月累,自有大收获。
世间修行,贵在知止而后有得。愿诸位看官,皆能寻得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安享晚年,笑迎长寿!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